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京華時報:個稅改革要讓勞動者增收跑得快

2016年11月23日 10:35:4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個稅改革要讓勞動者增收跑得快

  個稅改革方案的關鍵就是要讓人感受到公平正義。改革方案的精細化,需要多聽聽民眾的呼聲。實現“先富帶後富”的制度設計初衷,使勞動者的增收跑得更快一些。

  據悉,各方關注的個稅改革方案,正在加緊提速,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臺。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大方向下,改革最受關注也是最核心內容之一的“專項抵扣”,已經漸近破題,再教育支出或成為抵扣首選,而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對此,不少網友表示高房價下的個稅抵扣很有必要,堪稱一針“暖心劑”。由點及面來看,個稅改革方案的關鍵就是要讓人感受到公平正義。

  先説房貸利率的抵扣。一、二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多數家庭的房貸支出都佔到可支配收入的半數左右,其中利息支出大概在四五成上下。這筆本就不小的支出,如果也被作為徵稅的基數計算,那麼對工薪階層的壓力太大。而之所以強調“首套”,是擔心有人鑽這個優惠政策的空子,名下多套房也想耍花樣、變相抵扣。此外抵扣還包括再教育支出等,都在最大限度保護中低收入群體的權益。

  之所以如此細緻、週全的制度設計,目的正在於增加勞動者合法收入,避免稅收改革誤傷“剛需”。相比之下,高收入者的納稅門檻更低,對財産性收入的徵稅也更嚴格,可抵扣的款項也更少。比如,多地試點的房産稅,在扣除一定面積之後嚴格收繳,便體現了稅收均貧富的社會調節功能。貧者少繳,富者多承擔,這在任何一個法治國家都是個稅改革最基本的價值取向。

  我們今天的改革更加強調稅收的轉移支付、“削峰填谷”,一方面是由於貧富差距確實較大,基尼系數雖然幾經波動,目前還處於國際前列;另一方面也是從適度擴大消費能力的角度考量。理論和實踐都表明,中低收入者的購買力對增收更為敏感,尤其是工薪族省下來的千兒八百塊的房貸利息,都會用來改善基本生活條件。這對於民生福祉與拉動內需,將起到非常明顯的結構調整作用。

  所以,站在共同富裕的角度來觀察個稅改革,其意義已不限于直觀的“貧者少繳、富者多繳”,更在於為經濟平穩運作、結構升級創造基礎條件。畢竟,國民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最深厚的力量,仍蘊藏在中低收入群體中。無論扶貧攻堅,還是最低工資,以及個稅的進一步庇護,力量正是集中在擴張他們的利益,實現“先富帶後富”的制度設計初衷,把市場經濟的公平與效率勉力統一起來,使勞動者的增收跑得更快一些。

  問題還在於,各地、各行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有的地方房貸開支是大頭,有的地方子女教育支出比重更多,而醫保無覆蓋地區的基本醫療支出如何處理?還有,即便同一抵扣項下,不同家庭的不同收入也可能相去甚遠,有的家庭可能還有大病負擔、養老負擔,個稅改革方案的精細化程度能到哪一步,需要多聽聽民眾的呼聲。只有把立法專家的科學設計與樸素務實的民本情懷結合好,稅收對民眾的剝奪感才會被降到最低,整個社會良性運轉的功能才會趨於最優。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