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北京晨報:無需過多解讀禁帶零用錢

2016年11月23日 17:03:58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原標題:無需過多解讀禁帶零用錢

  看待禁止學生帶零花錢,不應該習慣性質疑或者一味否定。任何教育理念的改革,都需要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廣泛支援,在時間的檢驗之下收穫成果。

  日前,珠海市金灣一小因擬禁止學生帶零食、玩具、零花錢到學校引發熱議。有家長和老師支援,也有人反對,並質疑已接到的短信通知中包含“不定期檢查孩子書包”的做法涉嫌侵犯學生隱私。(11月22日《南方都市報》)

  學校禁止學生帶零花錢,本意是為了遏制攀比心理,保護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初衷是值得理解的,正因如此,看待禁止學生帶零花錢,就不應該習慣性質疑或者一味否定。任何教育理念的改革,都需要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廣泛支援,在時間的檢驗之下收穫成果。可現實情景卻是,一些教育舉措在未推行之前,就遭遇了空前的阻力,一些在義務教育傳統模式中的改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困局。

  可以説,學校禁止學生帶零花錢,是基於安全與健康因素,同時,現在很多學生的零花錢沒有標準,容易滋生攀比心理,也難以保管,帶來了丟錢、偷錢等問題。還有一些不良商家為了促銷,讓學生的零花錢淪為不良商家的“錢袋子”。對於很多家長來説,孩子亂用零花錢、攀比消費等現象比比皆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可能並不會在意,可對那些經濟水準較差、教育理念不完備的家庭來説,孩子的零花錢也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然而這並不能全部歸咎於家庭因素,學校的財商教育系統也應該有所反思。很多學校的教育改革,都在尋求一條家長支援、學生滿意的改革之路。從一般情理而言,該不該禁止學生帶零花錢,應該取決於學生或者家長的意見,絕非學校自我設定。但同時,應當看到,如果沒有一個可行的標準,很多學生和家長並不會對零花錢的使用有所警覺,久而久之,反倒是讓學生使用零花錢更加無節制。

  至於一些家長質疑檢查書包可能侵犯學生隱私的疑慮,筆者倒覺得大沒必要。因為只是個別老師出於與家長溝通的心理,提前告知可能會出現檢查書包的情況,並沒有實施。相信學校也會充分尊重家長們的意見,通過更柔性的方式執行。學校檢查學生書包肯定屬於不合理,會侵犯學生的私人領域,傷害其自尊心。至於這一舉措能否得到長期推行,除了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和特殊情況,最好還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循循善誘,讓學生通過討論,真正意識到吃垃圾食品、亂花錢的危害。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