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光明日報:沒有球場何來青訓

2016年11月22日 18:03:0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沒有球場何來青訓

  日前,代表中國出戰U15(15歲以下)國際冠軍賽的中國U15聯賽亞軍新疆隊,被日本U15聯賽亞軍北海道札幌岡薩多隊踢成9:1。有媒體形容,這場比賽讓人震驚失落的不是這個看上去無比刺眼的結果,而是整個過程讓人看不到希望:中國隊的身體素質超過日本隊,但是在整體戰術、個人技術、閱讀比賽的能力與意識、執行教練的戰術意圖等方面,全面落後。

  這場比賽,加之中國國家足球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上的表現,真讓人懷疑中國花的那筆在世界上也罕見的(稅後2000萬歐元)大價錢請到的“大廚”,如何能把一鍋白菜燉出肉味來,更別提烹出美味佳肴來了。

  於是,有媒體呼籲“當中國足協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國家隊身上的時候,當中國足協對於國家隊的問題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處理的時候,如果再不真正支援青訓的發展,把真正先進的足球理念和青訓體系建立起來,中國足球將被越拉越遠”。媒體援引一位足球界前官員的話説:“我們的足球思想理念、技戰術打法以及訓練和比賽的手段,已經被國際足球發展的步伐甩下太遠。我國青少年足球必須趕上國際足球的步伐,以嶄新的足球思想和觀念指導我們的比賽和訓練,走出一條符合足球規律以及足球發展趨勢的道路,中國足球才有奮力趕超的希望。”

  這話説得固然好,但是所謂青訓,也只是足球金字塔體系中的一個層面,青訓能否搞好,其道理與青訓和國家隊的關係一樣。這就是説,沒有好的青訓體系,就沒有好的國家隊。同樣,沒有青訓體系以外眾多踢球的少兒乃至幼兒,青訓也搞不好。

  由此,又牽出一個問題,那就是青訓體系究竟如何形成,少兒足球究竟怎麼發展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足球青訓以及青訓以外的少兒足球究竟由誰來搞、由誰來主導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主管部門應該把目光投向域外,遠學歐洲南美,近學日本韓國。

  一提到提高某個運動項目的成績,一些人所能想到的,往往是建一套班子,在公共財政預算中立個項、弄筆錢,將公眾呼籲當成立項“錢進”的好時機。不過,在提高足球運動成績方面,如果錢真的不被白花,那倒也罷。現在的問題在於,錢不是白花了一年兩年,甚至也不是七年八年,而結果卻是“我們的足球思想理念、技戰術打法以及訓練和比賽的手段,已經被國際足球發展的步伐甩下太遠”。

  國外的足球青訓體系、少兒足球發展,最多能爭取些許國家補貼,其資金來源、體系運轉和組織協調,都是民間的事情。當然,説起來,政府對此也不是無所作為,其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在公共産品提供方面,給喜歡踢球的人規劃、留出充足的公共空間。

  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關於印發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指出,國家計劃到2020年,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0.5塊以上。這個數量,包括了許多並不對公眾開放的學校擁有的場地以及體育場。如果想踢球的人能否找到場地尚成問題,那麼,就算有政府機構把青訓體系建起來了,青訓又從哪選才呢?

[責任編輯:韓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