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終身問責”彰顯從嚴治黨嚴肅性

2016年11月08日 10:57:39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完顏平

  我們黨的事業從來都是“一任接著一任幹”,如果“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這任不理上任的事,都當老好人,都怕得罪人,只求把自己任上“糊過去”,誰來動真碰硬?何以保持監督執紀問責的連續性? 

  《中國紀檢監察報》近日報道,“山西省天鎮縣民政局四任局長兩任紀檢組長對下屬管理不嚴被問責”。一個部門因一名黨員幹部發生問題,6人被問責,其中有的已經離職幾年,有的即將退休,還有兩名紀檢幹部,讀來發人深思。

  天鎮縣民政局職工石海全,身為共産黨員,為李某從事詐騙活動充當中間人,最終造成13名群眾損失77.5萬元,在社會上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時任局長對此知不知情?“不知是失察,知而不管是失責。”在一些部門,有的局(廳)長“行政領導”的意識很強,卻往往忽視了自己首先是一個單位的黨委(黨組)負責人——“黨派你在這兒工作”,絕不能僅僅擔負“抓業務工作”的責任,更要擔負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而且是第一責任人。“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究”,不問政治、不抓教育、不管黨員,致使管理範圍內的黨員發生了突出問題,作為“一把手”就要“認沒履行好管黨治黨責任的賬。”

  當一名黨員幹部發生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時,黨的基層組織須“及時發現、確實弄清、正確解決”。而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解決問題,則是必要的方式。然而,在一些單位,黨內政治生活冷冷清清,甚至長期“不生火”,“三會一課”等制度形同虛設。黨員長期不過組織生活,不向黨組織彙報思想;黨組織長期不掌握本單位黨員幹部的真實情況,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現象大量存在。就如“在石海全的違紀行為上奉行‘鴕鳥政策’、好人主義,對其違紀行為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而不予處置,沒有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故而也就沒有抓早抓小,沒有抓常抓細抓長,更沒有“咬耳扯袖、臉紅出汗”,致使黨員長期游離于組織的教育管理監督之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石海全身上發生的問題,派駐紀檢組、兩任組長缺乏政治和紀律的敏銳性,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該報告的沒有報告,該處置的沒有處置,監督乏力、缺位、錯位、不到位,顯然沒有發揮好“探頭”作用,甚至糊塗地認為石海全的問題是個人行為,與單位無關,如此麻木,如何“挺紀在前”“用好紀律的尺子”?這是典型的失之於“寬鬆軟”,沒有做到“嚴緊硬”。

  我們黨的事業從來都是“一任接著一任幹”,如果“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這任不理上任的事,都當老好人,都怕得罪人,只求把自己任上“糊過去”,誰來動真碰硬?何以保持監督執紀問責的連續性?現實中,有的部門派駐紀檢機構,自派駐以來,紀檢組長換了幾任,不但沒有審查過一起違紀問題,甚至沒有約談提醒過一名黨員。

  《中國共産黨問責條例》明確規定:“實行終身問責,對失職失責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不論其責任人是否調離轉崗、提拔或者退休,都應當嚴肅問責。”這一規定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理論和實踐的創新成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制度遵循。紀出必行,行之必果,對“四任局長兩任紀檢組長”同時問責,是對從嚴治黨嚴肅性的充分彰顯。

  《光明日報》( 2016年11月08日 02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