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人民日報:女排精神剛好可以治療“北京癱”

2016年08月30日 10:45:5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這屆裏約奧運會,最受國人矚目的,恐怕非中國女排莫屬了。中國女排有多受歡迎?看看去機場迎接女排的人群就知道:上千人的迎接隊伍中,包含了從50後到90後各個年齡段的粉絲,有的甚至是從全國各地趕來。如此廣泛的吸粉能力,恐怕中國當前任何一個明星都無法與之比擬。

  時隔12年,中國女排一路披荊斬棘,第三次登上奧運冠軍寶座,再次振奮了國人,也讓“女排精神”這個伴隨了一代人成長的名詞,再次呼嘯在耳畔。在被女排精神刷屏了的微信朋友圈裏,有一位年輕朋友這樣感嘆:好久沒有像今天這樣備受精神的鼓舞了,有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女排精神,剛好可以治療我的“北京癱”!

  何為“女排精神”?網上一段關於女排精神的詮釋廣為流傳: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上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態度堅定。

  的確,相對於中國乒乓球隊等一直稱霸世界的球隊,中國女排幾乎從來沒有過“統治地位”,幾乎每一次奪冠,都靠艱難的拼搏完成。在最困難的時刻,呈現出最頑強的精神,不屈不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或許就是女排精神的實質。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説,這種精神的激勵也許正是一場及時雨。時常有人抱怨,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如今年輕人生存壓力太大,生活太艱辛,常常感覺“身體被掏空”,與其拼命奮鬥,不如躺在沙發上舒舒服服享受一下“北京癱”。而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恰恰告訴我們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前路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身處歧路還是低谷、成敗幾何,重要的是拼搏的態度,即便面對挫折和苦難,倒下後拍拍塵土依然有繼續拼搏的勇氣。

  我們的目光不妨再放長遠些:當下中國,改革攻堅正在進行,無論是深化改革,還是依法治國,以及永遠在路上的反腐,都已船到中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些長期的改革,都需要年輕人的支援與參與,甚至在未來接過改革的接力棒。未來的改革難題,或許比我們眼前面臨的挫折與困惑更艱難百倍,更需要我們做好在最困難的時刻,拿出最頑強精神的準備。

  當前,女排精神正如一針清醒劑,讓國人受到了一次集體的精神感召,也給年輕人提了個醒:對於個人來説,拼搏還是要有的,萬一成了“人生贏家”呢?對於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説,拼搏精神更是不可或缺,那決定著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責任編輯:郭碧娟]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