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實現東北振興一定要“穩準狠”

2016年04月28日 16:07: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薛寶生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為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貫徹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實現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共中央、國務院4月26日正式發佈了《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該若干意見,一共六大部分、26條,主要針對東北地區,全國其他老工業基地參照執行。這是指導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綱領性文件,強調“全面振興”。(《人民日報》4月27日)

  擁有面積147萬平方公里,1.2億多人口的東北地區,在振興發展的道路上始終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也始終堅持不懈地努力,並取得了不少成就。不過,自2014年以來,由於受週期性和結構性因素影響,主要是受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因素的影響,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遇到了大困難、大挑戰,可謂步履維艱,經濟下行壓力大,民生改善難。比如:經濟增速回落,一些行業和企業生産經營艱難,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眾收入下降。最具有警告性意義的數據是:2015年上半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GDP增速分別為2.6%、6.1%和5.1%,均低於全國水準。如此的滑坡,如此的低迷,如此的狀況,構成了令人擔憂的東北現象。

  當然,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難,或者説反覆性大,有高潮有低潮,“三期”疊加因素的影響固然不可忽視。但面臨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全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關鍵性考驗,作為東北地區各省區,依然缺少應有的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勇於實踐、敢破敢立的精神與魄力,在應對困難和問題挑戰方面明顯存在差距,結果是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産經營困難,體制機制的深層次問題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長新動力不足和舊動力減弱的結構性矛盾突出,振興發展依然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其主要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仍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二是科技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偏資源型、傳統型、重化工型的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不適應市場變化,新興産業發展偏慢;三是資源枯竭、産業衰退、結構單一地區(城市)轉型面臨較多困難,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較大;四是思想觀念不夠解放,基層地方黨委和政府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適應引領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中共中央、國務院4月26日正式發佈的《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深刻指出,這些矛盾和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問題,是産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關於如何破解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之難這個重大選題,從13年前,也就是從2003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就作出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比如:2003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2007年8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發佈;2009年9月11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2009年8月3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

  比如:2009年9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10個部委組成調研組分赴內蒙古和黑龍江廣泛調研,下發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編制方案;2010年4月16日,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和遼寧省主要負責人在瀋陽出席東北四省區合作首次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共同簽署《東北四省區合作框架協議》,同年8月1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長溫家寶,主持召開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進展情況和下一階段工作重點的彙報,審議並原則通過《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與《關於加快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建設現代農業的指導意見》。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結束對吉林的調研後,隨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可見,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黨中央、國務院可謂特別重視,所採取的政策措施也可謂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4月26日正式發佈的《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推進振興發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也積累了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道,“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不過,有困難不要緊,“只要重視就不難”,“只有行動才有出路”。怎樣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個著力”的要求。而強調完善體制機制,則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治本之策。他説,從宏觀上看,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發現和培育市場、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放活市場;從微觀上看,針對東北“國有企業比重大、基礎好”的實際特點,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企業治理模式和經營機制,真正確立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指明瞭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方向、原則、路徑和辦法。目前,東北地區各省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著力”要求,馳騁在振興發展的路上。此時,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顯然具有重大意義,猶如颳起了強勁的東風,東北地區振興發展再一次揚帆遠航。只要狠抓落實,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打好組合拳,就一定能夠咬住青山不放鬆,攻堅克難推動改革,進而實現振興發展。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