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網際網路企業在商言商更要飲水思源

2016年04月28日 15:33: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習近平總書記4月19日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了廣大網際網路企業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這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起來,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從1987年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到半數中國人接入網際網路,普惠、便捷、共用的網路讓我們的生活方式迅即改變。這個過程中澎湃興起的大量網際網路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對社會責任的珍視與承擔,總體上是要肯定、要點讚的。長遠來看,“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僅呼喚市場主體在商言商,更要飲水思源,肩負起播撒文明、涵養價值觀的時代重任。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企業利潤的實現,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援;網際網路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尤其依賴億萬網民的信賴與擁護。對那些處於生存壓力下的企業來講,首先焦慮的不該是利潤率、點擊率,而是如何把自己的核心業務做好,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靠錢可以買來點擊率,但買不來權威性和公信力,只有扎紮實實的平臺建設、貼近群眾的報道文章、針砭時弊的理論言論,才能收穫網民的長久認可,從而締造企業發展長青的基業。

  當然,能不能將兩個效益統一起來,不是一樁簡單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應當不斷創新産業生態,尋找更有價值的生長點。近年來,一些網站對虛假宣傳的自覺排斥、對公益新聞的積極報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告訴我們:總盯著賺錢的,早晚會出事;常想著推動社會進步、守望公平正義的,早晚會獲取應有的利潤。這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搏擊藍海的“商道”所在。“行生於己,名生於人。”正如總書記強調的,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

  真正的社會責任不是自上而下的,只來自企業自發的行為、真心的信仰。成熟的企業家,必然懂得利當前與利長遠的統一,必然懂得向上、向善的網路空間,才會為企業“掘金”提供充沛的正能量、不竭的源動力。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