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中國接入網際網路22週年:從“追隨者”變為“引領者”

2016年04月21日 16:4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22年前的今天:1994年4月20日,中國網際網路接入世界,僅僅是一條64k的專線;現在,中國已經是網民規模全球第一的網際網路大國,實現網際網路與傳統産業的廣泛融合,完成了從“追隨者”向“引領者”的轉變。

  如今,中國正朝網路強國的方向邁進。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路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1 後發優勢成就網路大國

  在一分鐘的時間裏,中國網際網路上會發生什麼?國外一家大數據公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很有趣地詮釋了中國網際網路的體量。

  一分鐘的時間裏,滴滴打車上有1388輛計程車、2777輛私家車被叫服務;微信上有395833人登錄,19444人進行視頻或語音聊天;優酷馬鈴薯上有625000部視頻被觀看;微博上有64814條資訊發出,50925條裏含有照片,1891條裏含有視頻,498條裏含有音樂;百度上有4166667個搜索請求;在淘寶和天貓上,774個人下單完成了購買……

  “井噴式”、“跨越式”、“彎道超車”,這些成為對中國網際網路最常用的修飾語。22年間,中國網際網路從一條64K的國際專線,一躍成網際網路大國,後發優勢令世界驚嘆。

  目前,中國網際網路至少有3個“全球第一”的桂冠:

  網民規模全球第一。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首次過半,達到50.3%,分別超過全球和亞洲平均水準3.9和10.1個百分點。

  網路零售交易額全球第一。2015年底,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發佈報告稱,2014年中國網路零售額達到2.8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6%。

  移動寬頻覆蓋世界第一。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寬頻基礎設施加速升級,已建成世界最大的4G網路,移動寬頻網路覆蓋和用戶規模居世界第一。

  中國巨大的網際網路體量,孕育了令世界矚目的網際網路企業。目前,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4家上市公司進入全球網際網路公司10強;華為、螞蟻金服、小米等非上市公司也進入全球前20強。

  “在美國矽谷,很多IT創新團隊都在談論和研究中國‘模式’,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新思維和模式正在走向世界。”獵豹移動公司CEO傅盛説。

  美國矽谷中國企業協會會長陳冠敏認為,中國對網際網路的開發和應用遠超美國,已由原來的“跟風狀態”演變成了現在的“引領趨勢”。

  近兩年,壯大後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開始了海外“大淘金”。有分析指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將逐漸取代製造業企業,成為“走出去”的主角。目前,在全球工具類App榜單前10名中,中國公司佔據6席位;在全球移動遊戲收入榜單前10名中,有4個是中國公司。

  國防大學教授喬良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與美國處於同一起跑線的中國,要發揮後發優勢,抓住新的戰略機遇,實現中國夢。

  2 像電一樣融入所有行業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有一個知名的論斷:網際網路是一種能源,如同水和電一般,融入每個行業。這句話正在被現實所驗證:從中央層面提出的“網際網路+”戰略,到個人層面的“網際網路+”生活,一個萬物皆可“網際網路+”的社會正在形成。

  不願意去理髮店?可以嘗試O2O美發。美發師到府服務,自帶全套設備。理髮之前鋪上薄膜墊,理髮完畢後還會清理衛生;

  不願意帶現金?事實上,很多時候不需要帶現金。大到百貨商場,小到菜市場、水果攤,都擺放著這樣的提示:支援微信、支付寶付款……

  在生活層面,“網際網路+”已經是只有想不到的,沒有“網際網路+”加不上的。而在生産領域,“網際網路+”正帶來一場深層變革。

  “網際網路工廠”已經成為製造業的普遍追求。以海爾為例,目前其生産方式已經開始從大規模製造轉變為大規模定制。用戶的個性化産品訂單直接可以下單到工廠,工廠會自動匹配訂單需要的門板、箱體等部件,自動完成整個産品的生産。

  今年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入推進“中國製造+網際網路”,建設若干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慧製造示範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業內人士指出,網際網路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充分整合全社會力量的廣闊空間。“網際網路+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創新,將會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

  中國資訊經濟學會名譽理事長楊培芳將“網際網路+”視為核心生産力。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認為,“網際網路+”正在創造新經濟、新産業、新業態和新增長點。

  3 深層次影響社會關係

  曾經,濃濃的年味是一句問候、一幅對聯、一頓年夜飯。而網際網路時代,久遠的年俗也發生了變化,網路紅包已然成為了過年的新“標配”。數據顯示,猴年除夕當晚,支付寶互動平臺總參與次數達3245億。微信紅包春節總收發次數達321億次,總計有5.16億人通過紅包與親朋好友分享節日歡樂。

  如今的網際網路,已經遠非一個工具,而是滲透並影響著深層的社會關係。有分析指出,網際網路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建立了跨越全社會任何兩個節點之間的直接連接和資訊傳遞方式。這種連接,極大改變了傳統社會需要建立資訊逐級傳遞的仲介渠道方式。而當整個社會資訊傳遞方式改變後,依託在資訊傳遞行為上的社會行為、管理行為等會産生相應的改變。

  的確,網際網路改變的不僅是傳統民俗,對政府管理理念、社會治理體系,都發生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4月18日,公安部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就新能源汽車號牌式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請公眾為自己喜愛的號牌式樣投票。這則消息在網路上被大量轉發,網友們積極投票、獻策。這一場景如今已是司空見慣。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得以網路為載體反映民意、表達民聲的渠道日益增多。更多政府部門開始主動關注網路輿論動態,主動接受網民的建議意見,匯聚網民智慧。“網路問政”也越來越為普通群眾所熟知和接受。

  近日,騰訊發佈的《2015年度全國政務新媒體報告》稱,目前我國政務微博賬號近28萬,政務微信公號已逾10萬。調查顯示,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和334個地級行政區都開通了數量不等的微信公號,縣鄉級公號佔到50%以上。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政務新媒體最重要的平臺。

  “傳統的制度和秩序,試圖把一些東西固定下來,但很多時候,網際網路會突破這種藩籬。網際網路至今仍然是生長髮展的事物,很多我們沒有足夠智慧來解決的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會得到解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説。 

  4 從戰略高度參與全球競爭

  4月18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上指出,圍繞數字競爭力的全球戰略佈局全面升級,打造網路強國成為全球主要大國的共識。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動員國家力量,圍繞建立數字競爭優勢,加快在資訊基礎設施、核心技術産業、國家數據戰略資産、以智慧製造為核心的網路經濟體系等方面的戰略部署。這些給我們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分析普遍認為,中國將獲得更多的網際網路治理主導權和話語權,但是,中國需要補足技術、産業等方面短板。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認為,中國要成為網路強國,首先是加強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的研發,尤其是補齊在晶片、作業系統以及一些基礎技術上的短板;其次是中國資訊産業發展還不夠全面,雖然在電子商務等領域獲得長足發展,但在資訊技術的一些關鍵産業還存在薄弱環節;其三,特別是創新的領軍人物隊伍還是比較薄弱的,需要補齊。

  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還建議,在網路設施、大數據中心、網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中引入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借助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可讓構建的重大項目今後能真正派上用場。

  中國也一直在致力於補齊短板。“十三五”規劃綱要將建設網路強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並明確提出,積極推進第五代行動通訊(5G)和超寬頻關鍵技術研究,啟動5G商用。佈局未來網路架構、技術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重點突破大數據和雲計算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作業系統、高端工業和大型管理軟體、新興領域人工智慧技術。

  今年1月7日,工信部正式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這意味著我國5G發展進入技術研發及標準研製的關鍵階段。

  “中國正在從網路大國向網路強國邁進。”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宣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如是説。(記者:潘旭濤 王玉傑)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