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從網路了解民情也是一種走群眾路線

2016年04月20日 14:03: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4月19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

  本次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表明瞭黨中央對利用網路體察民情的基本態度,這也是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走網路群眾路線的工作方針。一是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習近平指出,對廣大網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二是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要歡迎。習近平指出,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網際網路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三是網路空間烏煙瘴氣,不符合人民利益。習近平強調,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路空間治理,加強網路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

  網際網路是了解民情的重要途徑。通過什麼途徑了解民情,聽群眾呼聲,集中群眾智慧?長期實行的辦法是:走訪基層去察,聽取群眾意見;各級組織、政府的情況彙報;新聞媒體的情況反映,如內參;接待群眾來信來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提案等等。這些至今還是有效的,必須堅持。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成了一種最直接、最快捷的了解民情民意的有效途徑。這是聯繫群眾方式方法的與時俱進和創新!

  網際網路上可以了解真實民情民意。網際網路在了解民情民意上有著獨特的優。只要不是有意設卡,刪除網民意見,哪怕是最邊遠、是偏僻、最基層、最沒有社會地位的人都可以通過網路反映真實情況。他們的困難、他們的要求,他們看見的不公平之事,他們知道的官員腐敗行為,他們對國家政策的建議,都可以不加剪裁地反映到網際網路上。國家和政府各級領導幹部完全可以從中了解民情民意,網民反映的一些重要問題可以成為各級政府派專人調查的重要線索。只要國家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注意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網際網路就越來越是了解民情民意,了解各地的重大問題的有效途徑。

  對網際網路上的東西要有甄別能力。網際網路是一個最自由、最民主的空間,這種自由民主的空間也給一些不法分子帶來方便之門,使他們有了可乘之機,也使謠言變得無處不在。有的謠言背後有經濟利益,有的謠言就是出於猜測,有的謠言本身就是惡意製造對社會的報復。有的是借助科學的外衣傳播反科學的道理,傳統媒體傳播時會加以篩選,電子媒體的資訊産品産生是動態的,不可預知的,傳播很多事件是直接的,可能出現嚴重後果才能補救。這些都需要我們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有具有一定的甄別能力,能夠去偽存真、透虛求實,將網際網路上真實的國情、民情挖掘出來。當然,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要通過網際網路了解民情民意還要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本領:一是要親自上網,二是要指派責任心強,水準高的人上網,歸納整理給並反映給各級政府和領導幹部,三是專設郵箱,讓一些網民將要反映的重要問題和建議直接發到相應的領導人特別是高層領導人的郵箱裏(因為一些問題不便在網上公開發表的)。

  讓網際網路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今天的社會管理者既然要更好的服務社會,對社會進行更有效的管理,就必須認識到“網際網路革命”給社會的轉型已經帶來了深刻變革,政府等社會管理者要主動學習,配置專業人才,善用網際網路社交媒體的正面作用,將社交媒體等網際網路工具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有效工具,讓它成為民主監督的“聚光燈”、社會矛盾宣泄和預警的“安全閥”、新的知識和科學文化傳播的“萬花筒”、創造新型商業經濟價值的“吸金石”,使網際網路成為服務於國家和人民的重要工具和平臺。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