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真人秀“限童令”早該出手了

2016年04月19日 13:37:00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把明星的孩子推上舞臺,則是娛樂圈造富、炫富,向代際相傳的方向延伸。

  前幾天讀一條娛樂新聞,説某臺某女明星,當初為了支援臺裏的某個真人秀節目,毫不猶豫地把女兒和老公都“貢獻”出來了。讀到這句差點把人的胃給倒翻過來。數錢數到手抽筋,還往臉上貼這麼大把金。這種事如果沒有超強的表演精神,一般人是做不出來的。

  昨天的消息説,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將從節目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面對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調控,原則上不允許再製作播出明星子女參與的真人秀節目。以《爸爸去哪兒》為代表的明星真人秀節目播出後,一些地方衛視掀起了新一輪血拼——拼娃。因為星爸星媽的吸金效應,一批星娃橫空出世。一些連説話都不利索的孩子,在父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訴求之下,被推到了聚光燈下賺大錢。有的小小年紀在觀眾的羨慕目光下,已經很會擺明星的譜,時不時地眼睛朝天看了。儘管天有多高都不知道。

  曾經在某集真人秀節目中看到幾個星娃,在實拍過程中被平民的孩子圍觀時的表情。平民的孩子看著同齡的星娃,恍若看著外星人。星娃們不以為然的表情,仿佛認定自己天生與圍觀的孩子不是來自一個世界。這種優越感,已經不是一個家庭的物質概念所造成的了,而是這些“星光燦爛”的家庭養成的、自以為區別於普通人的一種特殊“貴族”特質。而這些娛樂節目,就是要把這種特質放大並呈現在受眾面前,並且通過這種反差,創造最大的收益。當然,這些娛樂節目的製作者,不忘在包裝時給自己的臉上貼金,説這節目多麼的正能量。這跟某星説“貢獻”了老公和女兒的説法,都是同一個套路。

  明明為了“掙”能量,硬要説成正能量,娛樂之奇葩,莫過於此。某臺説我這檔真人秀,外景地拍到哪,就能帶動哪兒的旅遊經濟,你説這不是正能量?偏偏不説迎合了受眾追星心理的同時,帶給普通民眾家庭與孩子羨慕之餘的心理黯然。在傳播者眼中,文化的社會責任退居十萬八千里,打頭的就是娛樂效應,以及娛樂效應所帶來的娛樂圈與普通人家之間,新一輪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更大差距。

  如果説明星是娛樂節目無法替代的基本載體,那麼,把明星的孩子推上舞臺,則是娛樂圈造富、炫富,向代際相傳的方向延伸。不錯,確有不少觀眾願意看這樣的節目,以示消遣茶余飯後的口水,滿足窺探的心理,但是,這不是這個社會的主流受眾,也不應是文化娛樂傳播者“主攻”的方向。明星有錢不是錯,把明星的有錢拿出來炫,把明星的孩子拿出來炫,卻無異於對普通群體的一種挑逗。(劉雪松)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