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明星村”之累:莫讓先進成負擔

2014年01月07日 13:43: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從全國先進到鄉鎮示範,一些地方由於某項工作出色而成為上級的“寵兒”,各種榮譽扎堆而來。然而,“明星村”背後卻有諸多煩惱,一方面,接待和政績壓力不堪重負,另一方面,“萬千寵愛于一身”也影響了其他村屯的發展。在“政績盆景”的前提下,先進的“明星村”反而成為負擔。

  毋庸置疑,成為“明星村”將帶來很多便利,但名氣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成為“先進”就意味著指標的增多和任務的加大,但許多指標、任務往往超出職責範圍,甚至“上面怎麼説照做”。長此以往,勢必帶來過重負擔或者導致幹部群眾自我認知錯位,影響“明星村”的正常發展。

  “人怕出名豬怕壯”,好不容易有了“明星村”。無論是上級領導還是同級單位,都要借機觀摩、拜訪、學習一番。如此一來,接待壓力也就隨之增大,才會出現“入村考察活動應接不暇”等情況。面對“藏著尿袋搞接待”的幹部,實在難以想像他們會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帶領群眾搞好生産建設。

  “明星村”的出現對其他村莊來説也是一個負擔,在總體資源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過度地將資源集中在“明星村”身上,必將破壞整體的生態發展。根據新聞報道可知,不少普通村莊,因較少受到關注,發展情況並不樂觀。同在一個縣,“明星村”已經通上了自來水和水泥路,甚至還修起了一座不小的游泳池,而還有40個村硬化路尚未解決。

  出於獎勵先進激勵後進並及時總結經驗的樹典型無可厚非,但人們擔心的是為了政績堆資源、造“盆景”,人為拔高,或者為了門面將“明星村”變成“參觀基地”,這些做法百害而無一利。

  地方“明星村”淪為“政績盆景”,反映了一些地方扭曲的政績觀和“惰政”思維,一方面將政績維繫于少數幾個拿得出手的工程、村莊,故而需要這些“盆景”為自己裝點門面;另一方面,一些官員長期遠離群眾又懶於扶持其他更需要發展的項目,只好使出“拿來主義”。而在“唯上不唯賢”的官場錯誤思想主導下,樹立了一個典型後,各級官員自然蜂擁而至,哪怕不沾親不帶故、平日也不來搭理的也要挂個牌兒成立個基地。

  去年年底,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制止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要避免“明星村”淪為“政績盆景”,首先必須控制一些部門和單位的行為,為“明星村”減負。要從根本上消除“明星村”怪象,除了切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外,加強公務接待管理,及時、全面地公佈接待細則,並讓群眾進行有效的監督,或許是一個有效的辦法。(白靖利)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