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長三角及珠三角

上海下調養老等三險種單位繳費率 預計今年可減負135億

2016年03月24日 09:26: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讓企業多減輕一點負擔,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這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6號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回答“五險一金”相關問題時的表態。話音未落幾日,3月21號,上海市政府發佈消息,下調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三個險種共計2.5%的單位繳費率,預計今年全年可減輕企業負擔約135億元。

  在整個社會體系中,社保降費可以説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改革。縱覽全國,從今年2月以來已經至少有7個省區市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出臺了社保降費措施。此次各地對社保繳費率的調整有怎麼樣的特點?將對個人和企業分別産生什麼影響?

  上海富大集團,是一家有800多員工的民營企業。作為生産製造企業,利潤本來就微薄,而這些年,人力成本已成為企業最大的負擔。董事長袁立算了一筆賬,企業光為員工繳納的社保費,一年就超過4000萬。“因為面臨去産能的過程,傳統製造業本來利潤率在5%,現在下滑到零利潤。一種辦法就是大量裁員。”

  而對於擁有3.3萬員工的上港集團來説,這樣的感受也十分強烈。企業用工成本,佔總成本的4成;其中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的比例,要佔用工成本的20%,總成本的8%。

  具體算賬,如果按原先的扣繳比例,一名稅前月薪1萬元的員工,他的老闆大約要為他繳納40%左右的五險一金,單位實際用工成本在1萬4000元左右;而對職工本人來説,扣除所得稅和個人繳費,實際到手也只有約7800元。

  3月21號,上海宣佈下調養老、醫療、失業三項保險的單位繳費率,合計下調幅度達2.5%;其中養老和醫療費率各下調1%,失業費率下調0.5%。聽上去似乎比例不高,但一年就能給上海企業減負135億元。

  上港集團總裁嚴俊介紹稱,上港集團這樣的大型集團,員工很多,哪怕只有1%的調整,影響的資金都很大。算了一下,預計可以給企業節約成本7500萬,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鐘仁耀表示,降低單位社保繳費率,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降低社會保險費率,首先,意味著降低單位的用工成本,改善企業經營狀況;第二,增加企業對勞動力的雇傭數量,有利於上海市的整體就業。

  近年來,對我國偏高的社保費率,社會關注度一直頗高。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去年年初曾對媒體算過一筆賬:我國社保五項險種總費率超過了40%,佔大頭的用人單位費率達30%。經過去年國務院一系列政策微調後,全國範圍內,失業、生育、工傷保險費率,總體下降了1.75個百分點左右。

  但放眼世界,我國社保費率仍然偏高,是不爭的事實。以職工平均收入是中國8~10倍的美國為例,養老保險總費率卻僅為13%左右,還不到我國的一半。

  鐘仁耀介紹稱,美國養老保險費率,單位個人加起來13%,各交一半。日本人口老齡化程度世界最高,但養老保險費率單位個人加起來也只有20%左右。

  其實,從今年2月開始,已經有包括廣東、天津、雲南、江蘇、貴州等7省區市,出臺了降費的措施,大都以下調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為主。降費幅度,也主要向企業方面傾斜。

  比如上海,下調的只是單位繳費率;廣東則要求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將單位醫保繳費率下調到5.5%。也有如雲南,在下調失業保險費率時,不單調低了單位費率,也將個人繳費率下調了0.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月薪5000的職工,每月將多到手20塊錢。

  説白了,相對於職工個人,單位在此輪社保費率下調中,獲得感將更多一些。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單位繳費佔比相對較高,是各地降費措施中有所側重的原因。目前社會保險繳費方面,個人主要繳納三項保險。養老8%,醫療2%,失業0.5%左右,總體上繳費佔比並不大。養老和醫療繳費都是計入個人賬戶。降低個人養老繳費,會影響本人養老金計發待遇,醫療保險繳費用於個人門診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海降低了1%的單位養老繳費率之外,另外6個省下調費率的方案,都以生育、工傷、失業三個小險種為主,對於合計繳費率28%的養老、以及8%的醫療保險這兩個大頭,則不約而同採取了“繞道走”的態度。

  有觀點認為,若想有效降低社保費率,還得拿養老和醫療兩大險種開刀。但必須正視的是,去年,我國已有7個省份養老保險當期收不抵支;人社部近期也透露,曾經寬裕的醫保基金,眼下也“有部分地區出現了當期的收支矛盾”。

  金維剛認為,適當劃撥國有資産作為充實,或許能為養老金費率下調留出餘地。目前養老保險費率比較高,企業承擔了較大的責任。如果可以按照中央要求,適當劃撥國有資産充實養老基金,作為基金的重要來源,可以適當降低企業負擔。

  百姓關注社保費率是否能降,為的是能到手更多的現金。針對養老費率,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常務理事、西北大學教授席恒提供了另一個方案:降低當期繳費率、延長最低繳費年限。以個人繳費為例,可以下調到5%-3%,把繳費年限延長到35年左右,積累的養老金的規模將是現在8%、15年繳費的3倍以上。就像每家過日子一樣,每天攢1塊錢可能會影響當天生活,但每天攢1分錢就毫無影響。

  此外,山西、湖南等地,還將“研究制定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合併的實施方案”納入了今年的工作目標。相比目前二者共計8%到10%的費率,合併後這個數字肯定會有所下降。

  金維剛認為,由於生育和醫療保險的性質類似,若精簡為一個險種,基金利用率會得到提升。他指出,其實生育保險籌集資金不是太大,針對的還是特定群體,基金支出量也不是很大,有些地方存在結余。如果兩項合併,可以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時進一步增強醫療資金的支出能力。

  但在席恒看來,生育保險的意義除了醫療層面之外,還有社會層面對承擔生育責任的女性,相應福利待遇的保障。

  席恒認為,公眾並沒有真正意義理解生育保險是什麼,而只把生育保險看做生育過程中的醫療風險。其實生育保險的關鍵在於通過籌集一筆資金,補償僱主,進而補償、保障女職工福利。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