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通訊

中國聯通混改或將戴著鐐銬跳舞 通信專家表示疑慮重重

2017年04月12日 09:05:15  來源:法治週末
字號:    

  2016年10月10日,中國聯通發佈公告,確認大股東聯通集團正研究討論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方案。

  中國聯通混改或將“戴著鐐銬跳舞”

  “聽説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會入局是真的嗎?那以後我們聯通是不是可以和移動、電信PK了?普通員工的待遇會增加嗎?”中國聯通員工李方(化名)目前並沒有收到任何內部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簡稱“混改”)的消息,倒是聽到了不少坊間傳言。

  4月5日,中國聯通A股向交易所申請緊急停牌一天,因集團正籌劃並推進“混改”,宣佈于4月6日起停牌,並承諾自停牌日起5個工作日內公佈混改進展。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有新消息發佈。

  不過,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聯通H股未停牌,在4月份的前幾個交易日中呈現大幅震蕩格局。

  4月11日,中國聯通A股繼續停牌。

  法治週末記者聯繫到騰訊、百度相關人士,對方稱不予置評,一切以中國聯通公告回復為準。

  數位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的通信專家表示,混改對於中國聯通的推動作用很微弱,基本不可能對目前三大運營商格局産生根本性改變。

  為何混改

  3月份,中國聯通公佈的2016年財報凸顯了其在三大運營商競爭格局中的窘況。

  2016年,中國聯通全年營收2741.97億元,同比下降1%,而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為6.3億元,同比下滑94.1%。

  法治週末記者比較發現,在全年營收方面,中國電信是中國聯通的近1.3倍,中國移動則是中國聯通的2.6倍;在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方面,中國電信約為中國聯通的30倍,中國移動則是中國聯通的172倍。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法治週末記者稱,對於中國聯通而言,混改是其改善未來業績的重要途徑。“由混改帶來的股權多元化優勢,不但有助於改變聯通當前困境、煥發生機活力,而且還能夠助力聯通在5G時代佔據先機,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在同一起跑線競爭。”宋清輝説道。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在3月份曾表示,中國聯通希望通過混改,實現“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

  但在通信專家項立剛看來,聯通混改與其業績不佳並無聯繫,“聯通的老闆是國資委,混改與否取決於政府”。

  “雖然在電信運營商的競爭中,聯通面臨一些困難和壓力,但它仍是一個盈利企業,也具有競爭力,不過它屬於國有企業管理機制,效率不夠高,能力不夠強,思想不夠開放,業務發展不夠快,資金不夠強,所以要進行混改,讓民營資本、私企進入企業,給企業帶來變化。”項立剛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

  模糊的入局者

  誰來參與混改?如何混改?引發市場關注。

  所以,聯通A股混改方案尚未出爐,市場對於該方案的猜測已甚囂塵上。

  關於入局聯通混改的外部機構的猜想,從BAT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巨頭到中信集團、中國廣播電視網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等兩家國資背景企業,甚至華為公司也“不幸躺槍”。

  關於如何進行混改,《北京商報》報道稱,聯通混改將通過定向增發擴股和轉讓舊股的方式,調整股權結構,聯通集團持有中國聯通股權由62.74%減至36%。

  4月10日,法治週末記者就上述猜想是否屬實採訪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對方回復:“沒有發過具體數字,以聯通官方公告為主,其他的我也不能過多透露。”

  不過早在去年11月3日,中國聯通副總經理姜正新表示,混改將重點選擇與聯通業務互補性強的合作夥伴,“不是簡單地引進資本,更看重價值上、産業鏈上的互補,增強聯通整體競爭力”。

  法治週末記者梳理髮現,中國聯通與BAT的合作由來已久。

  2016年3月,聯通與騰訊的合作由微信沃卡延伸至反電信欺詐、社會化行銷、雲數據計算等方面;2016年11月2日,聯通與百度簽約戰略合作,涉及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通信基礎業務等;2016年11月12日,聯通宣佈與阿里巴巴在基礎通信服務、移動網際網路及産業網際網路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法治週末記者聯繫到騰訊、百度相關人士,欲就是否成為中國聯通混改的投資方進行採訪。騰訊方面稱“此事我們不方便回應,以聯通官方公告為準”;百度方面則表示“不予置評”;中信集團和中國廣電均回復稱,“不知情”。

  項立剛則認為,BAT參與聯通混改的可能性較大,“因為要引入非國有企業、資金,在資金方面至少要引入300個億,同時要有業務整合,而BAT業務和運營商業務具有互補、支援和幫助作用”。

  宋清輝則向法治週末記者判斷,投資方將以戰略合作夥伴的角色進入中國聯通,與聯通的高管團隊一起操控新型網際網路業務以及推動轉型。

  效果預想有分歧

  隨著聯通混改的推進,不但國內證券公司對聯通A股重拾信心,如早在3月底渤海證券便對聯通A股維持“增持”評級,東吳證券則給予“買入”評級,而且國際大行對聯通H股也普遍看好,其理由是混改將改變股權結構,利好H股。

  例如,德銀錶示,如果聯通A股引入網際網路公司為股東,預計其將引入高達470億元人民幣資金,這470億元中的一部分,或用於增持聯通H股,且稱A股公司願意接受H股的潛在價格;高盛指出,聯通A股進行混改,或改變股權架構,聯通H股則會考慮以不同方式從聯通A股獲得資金髮展,因此給予聯通H股“買入”評級,給予聯通A股“中性”評級;麥格理則表示,聯通或引入私營部門,可提升經營效率,帶來新業務機會,給予聯通“跑贏大市”評級。

  然而,儘管投資機構對聯通混改一片看好,但業內通信專家卻表示疑慮重重。

  通信專家劉啟誠對法治週末記者稱:“混改在聯通A股平臺進行,主要目的在於引入資本,但混改是摸著石頭過河,很難説能否推動聯通未來良好發展。”

  項立剛則認為,這場混改是“戴著鐐銬在跳舞”。

  他對法治週末記者稱,目前,中國聯通是一個股份制上市公司,有很多流通股,無需“混改”就能引入BAT等外部資本,但作為大股東的聯通集團受國資委管理,其管理、機制、思路不可能出現根本轉變,因此引入的BAT及或他企業基本不會對聯通格局産生影響。

  “除非放棄國企思維,讓民企控股。如果讓國企控股,又要引進民企的資金共同往前走,在機制、思維、管理模式方面很難有根本性突破。”項立剛説道。

  突破艱難

  對於公眾關心的聯通混改能否改變三大運營商格局,項立剛認為,除非拆分中國移動或者不給移動發放5G牌照,否則難以改變目前移動一家獨大的局面。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聯通已在資金上做好5G投資準備,不會犯4G時的策略錯誤,不能過遲建設網路,積極備戰5G卡位賽。

  但在聯通分公司基層工作的李方,尚未感受到備戰“硝煙”。他反問法治週末記者,既然混改引入了資金,那麼聯通能趕上5G發展的快車道嗎?

  劉啟誠解釋道:“5G發展首先要有網路資源,其次要能獲得5G牌照,第三要在資金充沛的基礎上提前佈局。如何在混改過程中摸索出一種其他運營商在5G時代不具備的新業態,是聯通搶跑5G的關鍵。”

  “但要想發展新業態太難了。聯通混改將面臨兩大難點,首先是在聯通集團佔51%股份的基礎上,入局企業的發言權能有多少?其次是在去行政化、去官僚化的進程中,如果出現了與外部資本博弈,如何取捨、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所以這場混改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劉啟誠對法治週末記者説道。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