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通訊

樂視手機供應鏈資金陷危機 或是東拆西補惹的禍

2016年11月16日 09:10:03  來源:法治週末
字號:    

  樂視手機資金危機後遺症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樂視手機業務陷入資金困境,或將影響整個手機産業鏈,“N年會員,硬體免費”的傾斜銷售策略,導致銷售現金流無法進行成本補缺

  數位業內人士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拖欠貨款危機,不但會導致産業鏈運作遲緩,而且也將影響樂視手機的新品發售節奏

  來源:法治週末

資料圖。

  資料圖。

  法治週末見習記者 文麗娟

  法治週末記者 王 婧

  11月13日,樂視總裁賈躍亭發佈微博稱:“糧草先行,生態戰略第二階段堅實啟航,Mark一下。”標記其位置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樂視官方稱,借此微博,賈躍亭欲向外界傳遞在港籌措資金的消息,樂視生態面臨的難題——資金問題或很快得到解決。

  此前,樂視控股的一位不願具名的高層人士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能否消化樂視危機,就看兩周了。”

  所言的樂視危機,源於其近期持續發酵的供應鏈欠款傳聞。並以此為導火索,不斷曝出樂視供應商鉅額討債、樂視股價連續多個陰跌、樂Pro3手機遲遲不發貨、行賄證監會前官員、順豐欠款等一連串“壞消息”。

  對於上述種種“羅生門”,法治週末記者連續四天追問樂視方面,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得到回復。

  不過,賈躍亭曾表示:“電視的供應鏈沒有問題,産品處於供不應求階段,有良好現金流,也不欠外部供應商貨款;但手機業務確實存在欠款問題,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解決。”並通過內部信承認,樂視超級手機Pro3確實存在因資金鏈緊張,而導致“供應鏈壓力驟增”。

  法治週末記者聯繫樂視公關部張久霞採訪,對方表示,均以賈躍亭公開回復為準。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樂視手機業務陷入資金困境,或將影響整個手機産業鏈,“N年會員,硬體免費”的傾斜銷售策略,導致銷售現金流無法進行成本補缺,進而難以避免拖欠上游供應鏈款項。

  手機供應鏈資金危機

  或許,賈躍亭原以為11月2日亮相的“樂視金融”能助力最近陰跌的樂視股價,但當日股價卻暴跌7.49%。

  坊間將此次股價下跌與當日曝出的樂視拖欠供應商一百多億元傳聞聯繫起來。甚至,流出“雷軍”與某業內分析師關於“樂視欠款總額150億”的微信聊天截圖,引發樂視與小米新一輪手撕戰。

  11月6日,賈躍亭在其公開信中坦承,“糧草供應不及時,後勁已經明顯乏力”,並表示樂視手機Pro3的供貨出現問題,但電視供應鏈並沒有問題。

  此後,在接受騰訊科技採訪時,賈躍亭再次表示,電視産品供不應求,有良好現金流,不欠外部供應商貨款,但手機業務存在欠款問題,正盡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解決。

  《上海證券報》曾刊出,有知情人士稱,早在8月份,樂視手機已無法按時兌現部分貨款。

  據法治週末記者了解,不同手機構件所需賬期,在供應商之間各不相同。比如,一般記憶體、主晶片等核心部件的賬期通常為一個月,其他零部件則為兩三個月。

  據樂視官方披露,截至9月下旬,樂視手機上市以來總銷量為1700萬台,考慮到2015年銷售為400萬台,以及今年4月份發佈春季新品,其5月份以來的月均銷售量約為200萬台。

  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照《上海證券報》所刊知情人士消息,樂視手機4個月賬期,以業內公認成本每台千元計算,所涉貨款約為數十億元。

  法治週末記者在知乎網上聯繫到一位不願具名的自稱為樂視供應商的網友,對方稱:“我們是樂視的一個非常小的供應商,樂視到現在欠我們錢百萬元。”但對於具體問題,對方表示不願透露太多。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表示,樂視最早採用現金向供應商下單,且訂單規模較大,使得早期供應鏈都圍繞于樂視手機周圍,但自2015年樂視手機規模增加後,恢復行業“6+3”(即訂單交付6個月後,付給供應商3個月期限的承兌匯票,實際到賬期限為9個月)的操作手法。

  法治週末記者搜索發現,2015年也曾傳出樂視手機遭到供應鏈封殺的消息。

  “手機作為快消品,量大、規模也大。”産業觀察家洪仕斌對法治週末記者稱,樂視産業鏈很龐大,渠道端和供應鏈端是其最大壁壘,手機賣不掉就成了庫存,若沒有強大的資金鏈支援,欠供應鏈的錢就可能發生。

  “東拆西補”惹的禍

  如今,手機市場早已進入紅海廝殺。華為、oppo、vivo等諸多手機品牌爭先競比。

  奧維手機事業部總經理龔貞貞告訴法治週末記者,從銷售數據看,樂視手機銷量每年約為2000萬部,“一個新品牌,這個數據還是可以的”。

  據賽諾市場研究手機事業部總經理李睿分析,樂視手機能迅速崛起,歸因于三方面:首先,在同等性能下,樂視手機能將價格定到最低;其次,除電商平臺以外,樂視手機在運營商和實體渠道的擴張力度較大;第三,大幅增加廣告宣傳力度。

  也正如此,李睿認為,其硬體必為虧損狀態,但目的在於增加用戶,依靠內容付費盈利。

  “一旦內容利潤不能支撐硬體投入,很容易出問題。”洪仕斌對法治週末記者説道。

  據洪仕斌分析,手機産業需強大的渠道端和供應鏈端支撐。前者對産品分銷,促使現金快速回籠,保障價值鏈體系;後者與供應商及時匹配部件、支援價格體系。

  “但樂視手機作為新品牌,內容利潤少,盈利不多,很難在這兩個端口完成匹配。”洪仕斌表示,“這對樂視是很大挑戰。”

  此外,樂視推出的“硬體免費,軟體收費”的行銷模式,也受到詬病。在家電分析師劉步塵看來,此模式導致會員費增加,收費平臺賺了錢,手機業務卻只賺到了“口碑”。“ 樂視網 盈利原因在於增加了終端入口,可終端入口的增加卻是以虧損為代價換來的。”

  查詢樂視網半年報,法治週末記者發現,樂視網與負責手機業務的樂視移動智慧業務往來金額高達16.57億元。

  而且,樂視手機不但服務於樂視網,還要“照顧”樂視汽車的發展。

  有證券投資人曾表示,樂視將手機銷售所得的“短期營運資金”用於樂視汽車的“長期項目開發”,拆東墻補西墻,其資金鏈遲早會出現問題,而資金方面的問題一旦處理不好,也將殃及其他關聯公司。

  影響新品發售

  數位業內人士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拖欠貨款危機,不但會導致産業鏈運作遲緩,而且也將影響樂視手機的新品發售節奏。

  在快速更新換代的移動終端競賽裏,“如果新品不能如期發售,或將影響樂視手機的回款速度。”奧維雲網助理總裁張彥斌對法治週末記者説,“如果資金週轉受拖累,那麼産業鏈下游的其他品牌也會受影響。”

  洪仕斌對法治週末記者稱:“現在業內和關聯企業大範圍質疑樂視資金鏈問題,就是由樂視手機拖欠供應商貨款引發的,這叫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在他看來,現在大量元器件、晶片廠商都通過代理商出貨,如果樂視開罪那些直接供貨商或者代理商,將來在電子産業發展之路會異常艱難。

  但張彥斌認為,“樂視手機供應鏈資金危機將威脅到未來樂視手機業務的發展”的説法有些言過其實。

  他表示,樂視手機只是賈躍亭生態藍圖裏的一個板塊,“只要找到投資,將所欠款歸還給供應商,規模龐大的樂視手機仍然是供應商想要抓住的”。

  然而,如今身陷四面楚歌的樂視,如何找到投資,完善資金鏈?

  樂視控股聯合創始人劉弘曾表示:“各個非上市板塊都處在不同的融資階段,相信很快會陸續公佈各板塊的融資情況,很多戰略投資者都在紛紛接觸樂視,各個板塊(的引資)都在談判中。”

  賈躍亭則表示,非上市業務雖然不會採取全面盈利的模式,但也會停止燒錢,會真正讓現金流、毛利快速增長。

  這些表態,讓不少投資者似乎看到了希望。

  11月11日晚,樂視網發佈公告稱,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目前股票價值判斷,樂視網10名高管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不低於3億元。

  在張彥斌看來,此舉表明投資者對樂視尚有信心。不過,他認為,這次手機供應鏈風波也給樂視敲響了警鐘,未來手機的競價模式,不能一味燒錢,適當提價,保障盈虧平衡,資金缺口或會消失。

  此外,他表示,手機屬於技術創新驅動,隨著消費者對應用和體驗要求的提高,樂視手機也要更注重科研創新。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