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通訊

大數據能否成為詐騙電話終結者

2016年11月02日 10:09:5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近日在深圳召開的2016年度中國手機反騷擾反詐騙聯盟峰會上,記者獲悉一組數據:2016年第三季度,僅360手機衛士,平均每天識別和攔截騷擾電話就高達1.3億次。其中,詐騙電話佔比為13.3%,平均每天攔截詐騙電話1668萬次。

  境外呼入的詐騙電話難防

  上述峰會上發佈的《2016詐騙電話活動規律與行為特徵分析報告》顯示,全國詐騙電話的成功率約為0.10%,即犯罪分子平均每撥打(含主叫和被叫)約1000次詐騙電話,就會有一次接近成功。

  “從撥打次數來看,騙子似乎也很‘不容易’,但事實上,詐騙電話每天會撥打成百上千次。”360公司首席反詐騙專家裴智勇説,統計顯示,僅需5.4天,犯罪分子用一個電話號碼就能成功或接近成功詐騙一次。其中,境外呼入的詐騙電話效率最高,一個號碼約平均每7個小時就能成功或接近成功詐騙一次。

  “與短信群發不同,這些電話都是人工在接聽,可以想見,專業從事打詐騙電話的人已經有很大規模。”裴智勇認為,通常而言,如果用戶接聽一個詐騙電話的時長大於30分鐘,那麼犯罪分子完成整個詐騙全過程的概率就比較高,接近於一次成功的詐騙。

  精準詐騙令人擔憂

  與傳統的“傳票”“中獎”“到我辦公室來一趟”等撒網式詐騙不同,近年來精準詐騙的情況越來越多。在我們詫異於知名人士、大學教師被騙走鉅額財産的同時,背後隱藏的正是這樣一個令人擔憂的變化。

  在360公司手機衛士事業部總經理姚彤看來,精準詐騙與網際網路時代個人隱私洩露等資訊安全問題密切相關。“‘徐玉玉事件’就是一個典型案例。騙子們已經串通好了‘劇本’,等於是挖好了‘坑’,你一旦接起電話就很難不掉進去。”

  記者曾在趕赴機場的途中收到過航班取消的短信,而航班資訊與真實情況一模一樣,讓人信以為真。實際上,這些都與訂票網站主動或被動洩露個人資訊有關。

  “隨著騙術不斷翻新,以前我們認為有效的防範手段未必管用。”裴智勇説,比如收到一個朋友的換手機號短信,確認的辦法是打電話過去問清楚,但現在的騙術已經可以實現撥通之後真的是朋友接起電話。

  “國內犯罪分子進行詐騙和國際犯罪分子詐騙已經産生質的區別。”裴智勇説,國內犯罪分子不再是海量呼出,而是通過人工方式精準詐騙,利用個人資訊挖“坑”,很難識別。

  詐騙電話的活躍週期已縮短至7.6天

  “通過基於大數據的特徵分析,騷擾詐騙短信的識別率已經很高。”姚彤説,現在通過雲技術可以達到99%的識別率,詐騙短信很難不被攔截,因而電話成了騙子的首選,“只有電話的接聽者在接聽之後才有可能識別出是不是詐騙電話,攔截的難度大大增加。”

  為此,針對騷擾詐騙電話,手機終端逐步發展出一種“用戶標記”的方式。“被標記的電話號碼會被上傳到雲端,一旦接到已經被標記的騷擾詐騙號碼來電,其他用戶能夠及時收到安全提示,降低了受騙上當的概率。”裴智勇説。

  目前,“用戶標記”的方式在一些手機安全類App的推動下逐步走向普及,移動運營商也通過採用第三方數據的方式實現了這種攔截。在北京,移動、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已經免費提供騷擾詐騙電話提醒功能,用戶只需短信申請開通即可,即使系統封閉性比較強的iPhone也已經可以使用。

  “用戶標記”方式的成熟,大大縮短了詐騙電話的生存週期。報告顯示,目前全國詐騙電話平均生存週期約為57.6天,其中連續活躍週期已經縮短至7.6天。裴智勇説,詐騙電話號碼在被手機安全軟體成功攔截後,呼叫成功率就會大幅下降,基本上也就失去了使用價值。

  運用大數據打擊電信詐騙

  與短信主動攔截相比,“用戶標記”仍然是一種被動的方式。如果犯罪分子更換號碼的成本極低,那麼“用戶標記”的方式將變得毫無意義。

  “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主動發現詐騙電話?”姚彤説,這就需要雲端智慧,比如我們根據電話類型、呼入呼出挂斷行為、呼叫多人串並等數據分析,能夠實現一些高危號碼的主動驗證和雲端發現。

  今年,在深圳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的組織下,一些大數據公司協助深圳警方展開了集中打擊整治騷擾資訊專項行動。深圳市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負責人顧育輝透露,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深圳實現了電信網路詐騙警情數、立案數同比連續4個月雙下降,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這也讓業內人士對用大數據終結詐騙電話的方式充滿了期待。

  “對於詐騙電話的活動規律與行為特徵,還有進一步深度挖掘的必要。”裴智勇表示,通過已經構建的全球最大的騷擾詐騙電話庫,利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協同打擊電信騷擾詐騙。

  在顧育輝看來,電信網路詐騙調查取證和破案相對比較困難,深圳電信網路刑事案件數佔深圳刑事案件總量近四分之一,而公安機關不可能拿出四分之一的警力專門偵破電信網路詐騙案件,這就需要技術類企業、電信運營商、銀行業、媒體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