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民進黨無法處理兩岸關係 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2016年06月22日 10: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指出,從最近臺當局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來看,臺灣經濟依然籠罩在陰霾裏:5月臺灣外銷訂單總額337億美元,同比減少5.8%,是連續14個月負增長,堪稱史上最長衰退紀錄;4月臺灣出口金額2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5%,已是連續15個月負增長,不但是島內歷來出口最長衰退,也超越金融海嘯時期的“連14黑”紀錄。受外銷訂單和出口衰退影響,臺灣第一季度GDP負增長0.68%,各大機構也紛紛調低全年經濟增長率:臺當局“行政院”主計處從1.47%改為1.06%,“中經院”從2.24%調降至1.36%,國泰臺大産學合作團隊更從2.1%大幅調低至0.8%。經濟前景渾沌不清,大大降低企業的擴張意願。第3季度僅54%的企業有意招聘人手,創6年來同期新低,而36%的上班族也認為下季度的工作機會將減少。

  評論認為,從經濟數據和民調數字可見,臺灣經濟欲振乏力,今年仍恐將維持“悶經濟”局面。但最令業界擔心的是,相較于國民黨執政時期,民進黨當局無法處理兩岸關係,使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評論直言,臺灣經濟幾乎陷入“增長停滯”,一方面是因為臺灣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週邊經濟不景勢必對臺灣經濟造成重大衝擊,外銷訂單“14黑”、出口“15黑”莫過於此;另一方面是由於島內經濟結構嚴重失衡,過度依賴電子業,服務産業停滯不前。島內業界原本期待民進黨當局上臺,能帶來解開臺灣經濟困境的良方,不料事與願違。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提出生物醫藥、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航太及亞洲矽谷等五大創新産業,臺灣業界認為並無不可,但隨著經濟發展,在發達經濟體中,農業和工業的比例逐漸縮小,服務業將佔至7成以上,雖然臺灣服務業的佔比也達到62%,但與20年前的63%相比,並無進展,而佔比達35%的工業倒是比20年前還多了一個百分點。其實,2013年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正正給臺灣服務業大展拳腳提供舞臺和機會,但民進黨不樂見兩岸經貿合作密切而極力阻撓服貿生效,使臺灣服務業白白失去登陸打拼的先機。至於臺當局對外經貿主軸“新南向政策”也備受臺灣輿論和學界抨擊。臺當局希望開拓東南亞市場,本無可厚非,但不應把之與兩岸經貿往來對立起來。這種違反經濟規律的做法最終只會得不償失。

  評論最後説,過去8年國民黨執政時期,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大幅改善兩岸關係,赴臺遊、直航、ECFA等多項協議為臺灣經濟注入正能量,但如今民進黨上臺執政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性質採取模糊態度,導致兩岸關係出現變數,赴臺陸客人數持續下降,兩岸和平紅利無以為繼。民進黨當局無法提出“拼經濟”的妙招,在兩岸關係方面亦束手無策,為本已低迷的臺灣經濟再添變數。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