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6月20日:“二孩時代”來臨,如何破解幼兒入園難

2016年06月20日 14: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新聞背景:

  近日,合肥市部分地區幼兒園上演“報名大戰”:數百名家長為了爭報幾十個入園名額,冒雨徹夜排隊、搖號抽籤,抽中的欣喜若狂,落選的淚流滿面。公辦幼兒園“一位難求”,民辦幼兒園名額有限,民生痛點令人唏噓。

資料圖片

  幼兒入園難為何成痼疾?

  徹夜排隊、抽籤搖號,幼兒入園難的問題幾乎成為季節性輪唱,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被輿論晾曬一番。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200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4.6%的受訪者所在地區普遍存在入園難、入園貴的現象。2015年年底,中國社科院發佈的《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指出,學前教育供需矛盾有所緩解,但還未根本解決。

  入園難的現象不僅是合肥市存在,全國很多城市都能看到,特別是大城市、新城區最為顯著,主要就是因為人口流入過快,幼兒園數量規劃不足,小區配套不健全所致。另外,由於學前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政府對幼兒園的教育資源投入少,且都集中于公辦幼兒園,導致幼教資源配置嚴重失衡。而且,民辦幼兒園的開辦手續繁瑣,合格幼師人手緊張,很難獲得審批資格,造成民辦幼兒園開辦困難,進一步加劇入園難。目前各地城市擴張速度快,而前期規劃又缺乏充分考量,沒有將人口增量與教育資源合理掛鉤,造成教育資源配置跟不上人口增速。

  “二孩時代”來臨,幼兒入園是剛需

  學前教育是一項關係到千家萬戶幸福的社會公共服務工程,牽涉到每一個家長的心。學前教育備受家長重視,就在於人們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我國適齡兒童入園率大概在50%左右,因此未來10年裏,對於上幼兒園的需求是剛性的,人民群眾對於學前教育的需求增長趨勢會非常明顯。尤其是人口總量的增加,二胎政策放開,使城市新生兒的數量增大,而前些年被撤銷的街道園、單位園較多,加之小區配套幼兒園沒有及時建好和使用,使得入園難問題短時間內凸顯。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二孩時代”的全面來臨,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還會進一步凸顯。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接受採訪時表示,“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全國每年預計新增300萬名兒童,按現在的學制,3年後會有900萬兒童在幼兒園讀書,學前教育壓力很大。

  如何破解幼兒入園難?

  多年來,各地政府付出了諸多努力,為何幼兒入園難的問題還是沒能徹底緩解?供需基數過大,這是客觀情況,但是各地政府在幼兒園建設方面是否足夠重視、是否落實到位,可以打個問號。與政府部門的其他支出相比,幼兒園的建設成本真的很高嗎?幼兒園的發展和建設不能止步不前,既然我們要許諾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未來,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就是當務之急。

  如今政府在推行供給側改革,以提高部分領域的有效供給量,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需求,教育就是屬於供給側改革範疇。政府應該認清問題癥結,從兩方面著手擴大有效供給。一方面加大對公立幼兒園的資源投入,根據城市居民數量和區域規劃,合理配置公立幼兒園,並以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入園為主,實現政策性托底。另一方面放開民辦幼兒園審批限制,廢棄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壓縮辦園審批流程環節,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面向市場各層次需求,鼓勵規模化經營、連鎖經營。同時,要求各地城市新城區、新小區要根據人口數量,相應配置幼兒園,避免再出現規劃滯後。

  解決幼兒園入園難的問題,不僅是解決學前兒童入園難之大事,也是千年大計。因為不論是一個家庭,還是一個國家,其未來的前途命運,都寄希望於新一代身上。因此,這是無論家庭、政府都必須高度重視的一件大事。在建更多幼兒園的同時,要讓幼兒園的區域分佈更加合理,師資力量、硬體設施等教育資源更加平衡。並實行“按質定級、按級收費、優質優價”的管理制度,實行雙向選擇原則。多管齊下,幼兒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就會有效地得到改善和緩解。

  微言大義:

  @恢復活力的米漆:公立幼兒園便宜,根本進不去!私立幼兒園價格高得離譜,讀不起!

  @小武老師i:師資力量既然短缺,那為什麼不考慮提高幼師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呢?

  鈞泰科技:入園難、小學入學難、中學入學難……還有什麼可以讓家長省點心的?

  筱楓Wind:為什麼幼兒園不納入義務教育呢?

  @賢綺內茱:讀幼兒園比讀大學還貴。還生二胎?一個都快養不起了!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在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幼兒入園難,正是當前城市建設中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的一個縮影。隨著“二孩時代”的來臨,這一問題也愈發凸顯出來。無論是推進學前教育供給側改革、加大公立幼兒園投入,還是鼓勵民間資本建設民辦幼兒園,無疑都離不開一個大前提——政府的重視,而這才是破解幼兒入園難的關鍵所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已經普及了,高中階段義務教育正在推進,那麼,學前教育呢?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