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臺媒:臺當局“去中”部署導致兩岸猜忌增加

2016年06月17日 14: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7日發表評論説,儘管多位美國學者對於蔡英文上任近月對兩岸關係的處理,表露出某種程度的樂觀期待,然而,如果各方認為當前兩岸的僵持但未攤牌地步的低蕩狀態,已能接受,其實是沒有看到日益積累的危機。

  文章指出,針對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日前説大陸是鄰居,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的回應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所以也絕不是什麼鄰居關係。”

  畢竟無論鄰居關係再好,也是兩家人的關係,這與“兩岸一家親”理念背道而行。文章認為,相信張小月應不是在表達兩岸“分家”,但在敏感且當前十分脆弱的兩岸關係上,遣詞用字是非常重要的,以免雪上加霜。何況被大陸視為分家、分裂時,對臺灣有害無益。

  國臺辦與臺灣陸委會的聯繫機制,建立於2014年2月,係兩岸自2008年5月重啟海基、海協兩會協商,以及雙方政治互信不斷積累後,所建立的史上未有的兩岸官方行政系統的直接管道,而且兩部門首長還進行了4次互訪,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與管道,卻在520蔡英文就任臺當局領導人後,第一時間就告形勢逆轉。

  由於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國臺辦、陸委會的聯繫機制便告斷裂。從大陸對“九二共識”或其基本意涵的堅持,以及蔡當局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一中架構”的強烈排斥來看,兩部門恢復聯繫已遙遙無期,甚至比海協、海基兩會重啟互動還難。大陸同樣堅持兩會機制必須基於“九二共識”,而海基會須獲授權做出表態,既而陸委會連對海基會授權都不願意,它自己更不會出面確認“九二共識”或其基本意涵。

  因此,雖然臺灣方面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于15日呼籲國臺辦説,希望兩岸展開良性溝通與對話,但這絕不會有效果,雙方的僵持仍將持續。在此同時,民進黨是舉著“臺獨黨綱”執政,又為此目標而立即在教育、文化領域,以及對國民黨的鬥爭,發動了“去中國化”、“去一中架構化”的部署,所以兩岸之間的猜忌將只增不減,大陸也會有所因應,臺海局勢愈往不確定、不穩定的方向而去,完全不利於臺灣的安全、繁榮及區域和平。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