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臺灣商情

主張“臺獨”者連美豬都拒絕不了 遑論其他

2016年06月15日 08:4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14日社論指出,這些年來島內“臺獨”思潮甚囂塵上,給人感覺就是“天然獨”已成主流、兩岸分裂也幾成定局。但仔細推敲現在臺面上這些“臺獨”言行,又總讓人感覺有些奇怪,給人一種強烈的虛無之感,若再進一步言,則可説現在的這些“臺獨”言行,根本是無本之木。

  文章摘編如下:

  具體而言,現在的“臺獨”主張者擺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壟斷了“愛臺灣”的詮釋權,也壟斷了所謂“主權”與“尊嚴”的界定權。綠營愛臺灣是天經地義,藍營卻註定沒權利愛臺灣;民進黨當局使用“中華臺北”叫沒有矮化,國民黨當局使用“中華臺北”卻叫“喪權辱國”;民進黨縣市長登陸行銷叫理性務實,國民黨推動陸客赴臺叫“親中賣臺”;舉凡種種,不敢説罄竹難書,也只能是族繁不及備載。任何理性的人都會看出這種説辭的荒謬,但現實就是這類説法還十分有市場。

  傾向臺灣“獨立”的人在與大陸交往拿著放大鏡檢視,任何一件小事都能找到大陸“矮化”臺灣的證據,與此同時,還處處挑釁大陸,動輒就説大陸是“玻璃心”,而臺灣則是NO.1。看起來這些人確實都具備了客家人的“硬頸”精神,面對大陸絲毫不會低頭。

  但我們同時也看到一個吊詭的現象,日本人都承認是對臺灣殖民統治,卻有很多臺灣人説當年自己的“祖國”是日本,問題是當年你也“配”當日本人?當問到慰安婦是自願還是強迫時,他們會説兩者都有,反課綱的抗議者甚至還説,不能説慰安婦是被強迫的,不然會傷害日本人的感情。我們還會看到,當日本人在衝之鳥礁驅趕臺灣漁船時,這些人竟然連衝之鳥是礁還是島,都不敢説出個立場來,甚至還敢批評以前的臺當局,自誇自己才有能力處理漁權爭議。主張“臺獨”到連同胞都保護不了,自己的尊嚴被隨便踐踏也可以唾面自幹,這豈是維護“主權和尊嚴”,臺灣“主體性”又放在哪?

  這些年來臺灣為了這些人所主張的“臺獨”已經付出太多代價,不光是“主權和尊嚴”,更有實實在在的利益。尤其是新當局上臺之後,為了推行聯美日制大陸的政策,馬當局原本堅持的各種立場紛紛棄守,美豬開放進口只是時間問題,日本核災區食品也即將要開放進口,對美軍事採購也必須迅速提上議事日程,美國議員甚至直接來到臺灣家門口要求軍費提升到GDP的3%。如此種種,無非就是為了讓美日繼續支援臺灣,抗拒來自大陸的壓力。陳水扁時代的“凱子外交”還未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現在新當局又打算來當新凱子?

  為了擺脫對大陸的所謂依賴,臺灣新當局現在如火如荼地推行新南向政策,甚至還要補助“新移民”後代回到母國,美其名曰增加對母國的認識,加深彼此的聯繫。過去“新移民”及其後代在臺灣社會或多或少受到歧視,現在臺當局要照顧“新移民”當然無可厚非,但臺當局如此直接的進行差別待遇,是否過分了一些?陸配和他們的子女難道就不需要加強與大陸的聯繫?還是説他們只要跟大陸沾到邊,就註定是非我族類?

  文章説,如果我們真心愛臺灣,就要戳破這些説辭的虛偽本質,要堅決反對一切否定兩岸血緣與文化連結的言行,要理直氣壯反對“臺獨”。只要是臺灣人,就有權力愛臺灣,不分本省人、外省人以及原住民,更不分藍營還是綠營。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愛臺灣也可以支援統一,這些都不應該是衝突的概念。

  我們也希望所有臺灣人都能意識到,臺灣人的尊嚴不能靠搖尾乞憐來獲得,更不應拿一些新聞事件來自欺欺人,臺灣要贏得世人的尊重,就必須真正弄清楚臺灣人到底是誰。顯然,臺灣不可能擺脫與大陸的連結,不光是因為兩岸共用中華文化與文明,更因為現在的中國大陸早已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大國。

  我們看到許多臺灣人為了“臺獨”主張,不惜自甘為其他大國制衡大陸的棋子,卻大言不慚是為了維護臺灣的“主權與尊嚴”,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誰都不能否認,21世紀中國大陸已非鴉片戰爭後的中國,誠然,中國大陸正待轉型,前瞻未來充滿挑戰,但世界也在快速改變,西方治理模式也出現重大危機。對臺灣來説,虛心理解大陸、走好中華文化與西方體制價值觀的融合之路,以此利基與中國大陸攜手實現中國人共同的復興,才是正確的抉擇。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