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陸生共諜案”島內持續延燒 臺媒:莫嚇跑陸生

2017年03月15日 06:35:29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陸生共諜案”島內持續延燒,臺媒警告莫嚇跑陸生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向蕾] 臺“法務部次長”陳明堂14日稱,日前在臺灣發生的“陸生共諜案”,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式,依照“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已經通報對岸,但大陸尚無回應。該案在島內持續延燒的同時,又冒出“大陸在臺間諜有5000人”之説。據臺灣“中央社”14日報道,“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稱,政府部門從未公佈相關數據,“但臺灣處境特殊,對岸虎視眈眈,隨時都想刺探我們的機密”。她同時提到,還是非常歡迎陸生來臺,“這個政策沒有改變,但來臺陸生要專心讀書、專心求學,不要去做任何危害臺灣社會的事情”。

  2011年,臺灣開始開放大陸籍學生報考島內大專院校,其中私立大學開放大學部(學士班、本科)與研究生招生,“國立大學”僅開放研究生招生。臺當局針對陸生採取了“三限六不”原則,“三限”指的是“限制承認高等學校學歷”“限制來臺大陸學生總量”及“限制學歷承認領域”;“六不”是不涉及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臺就業以及不得報考公職及專技考試。當時臺灣僅承認大陸41所大學學歷,後來擴大到191所。去年10月,蔡英文拍板大陸學生可以納入臺灣醫保,但陸生需全額自付健保費,當局不提供補助。有分析稱,臺灣總是把別人視為來搶資源,尤其針對陸生,設下的不合理門檻不勝枚舉。

  統計顯示,2015年陸生在臺註冊數達3019人。但受到兩岸關係趨冷等因素影響,2016年短期交換生來臺人數下滑,不少學校至少縮減一至三成。尤其在發生“一中承諾書”風波沒多久,就爆出所謂“陸生共諜案”,在臺陸生人人自危。臺灣《中國時報》稱,有些已畢業離臺的陸生慶倖自己早已離開臺灣;更多人則是噤若寒蟬,有陸生稱,“這件事對陸生衝擊之大,猶如晴天霹靂,畢竟牽涉國安、間諜,對於涉世未深的青年學子來説是難以承受之重”。

  文章稱,臺灣是個開放的社會,許多政府資訊上網查就一清二楚,大陸何須辛苦培養“學生間諜”多此一舉,“在兩岸冷和時刻,陸生是最了解臺灣、對臺灣感情最深的一個群體,嚇跑了陸生,即刻遭到波及的是本就招生不足的各大學。長遠來説,兩岸交流的阻斷,損失最大的是臺灣的未來”。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