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孫中山之孫:500台灣社團將組建“反獨大聯盟”

2017年03月07日 06:35:5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孫中山之孫接受本報專訪:500台灣社團將組建“反獨大聯盟”

孫武彥牽頭,將於12日在島內組建“反獨大聯盟”。

  孫武彥牽頭,將於12日在島內組建“反獨大聯盟”。

  [環球時報記者 吳薇]繼魏明仁元旦在彰化升起五星紅旗以及“中華愛國同心會”抗議“港獨”分子到臺灣後,3月12日下午,由孫中山先生的孫子孫武彥牽頭,島內四五百個政黨和團體將在“國父紀念館”成立“反獨大聯盟”。這些團體包括世界華人聯誼總會、中國統一民主黨和中華新住民黨等。有島內團體將邀請資訊發給了《環球時報》記者,上面寫著:當中山思想“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日漸成為普世價值之際,寶島臺灣執行當局竟然居心叵測地“去中山化”,“是可忍,孰不可忍”。6日,孫武彥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時也談到,唯有建立統一的中國,才能講“中國人的世紀”。

  環球時報:您成立“反獨大聯盟”的初衷是什麼?有什麼主要訴求?

  孫武彥:其實從我20年前創辦臺灣“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時就有了這個想法,因為主張統一就是反對“臺獨”。自李登輝執政後,臺灣開始一連串的“去中國化”計謀,時至今日,“獨派”在臺灣日漸高漲。我記得20年前我曾做過民意調查,當時主張統一的佔七成多,後來逐漸減少。我任國民黨中評委時也講過,必須要防患于未然,可是沒有受到重視。之後我就靠自己,從民間著手,希望讓居住在臺灣的同胞能了解兩岸關係,在“臺獨”勢力進行一系列“去中國化”後,我們必須凝聚力量,莊敬自強。

  “反獨大聯盟”的第一個主軸是“反對臺獨民進黨”;二是“罷免腐敗的蔡政府”,如今的民進黨當局除了讓臺灣經濟向下沉淪,最重要的是還媚日;三是“兩岸必須建立統一大中國”。此外,還有一個主軸,就是想建立“第三勢力”,下一屆推舉郭臺銘出來競選。不要國民黨,也不要民進黨,至於想找郭臺銘,是因為他本身是企業家,不會貪腐,而且在大陸經營很大的企業,我想他當臺灣領導人是會堅持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的。目前,我們有人側面和郭臺銘進行了接觸,他沒有反對。

  環球時報:目前有多少團體參加“反獨大聯盟”?當天活動內容有哪些?

  孫武彥:目前報名的已經有467個團體,到3月12日達到500個應該不成問題,其中參加的政黨主席差不多有90個。有了這500個全臺社團的加持,相信我們這次的活動會更壯大,提出的主軸也會更有影響力。

  根據安排,3月12日下午,15個團體代表將進入“國父紀念館”祭祀。領頭的是孫中山系統單位;接下來是安清系統,他們是影響臺灣民間的力量,包括洪門等;再下來是黨主席,此外還有一些軍事文化團體及商業系統等。每個梯次都有主祭獻花,還有陪祭,其他人則在紀念館外,我估計到時廣場會聚集三四萬人。我在第一梯次祭祀完會馬上到場外發表演講,內容就是“弘揚孫中山精神”,其中特別會提到孫中山的統一思想。在我看來,他的功業主要分三部分:一是推翻滿清;二是建立統一的國家;三是實施建國大綱。

  環球時報:“反獨大聯盟”為什麼奉孫中山為精神領袖?

  孫武彥:在身世沒有曝光之前,我就在從事“反獨促統”的工作。這是我們切身的認知,即一定要“反獨促統”,臺灣才有前途;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才能建立一個巍巍大中國。當然,這也和我的身世有關,我爺爺在推翻滿清之外的最大功業就是建立統一的國家,他為了統一,甚至辭掉了臨時大總統職務。

  我非常榮幸能在繼承“中山遺志”方面掌旗,但也知道自己孤掌難鳴,所以要把弘揚中山思想的團體凝聚在一起。

  環球時報:您能講講自己的身世嗎?

  孫武彥: 袁世凱稱帝後,孫中山進行了“二次革命”,到了臺灣。袁世凱知道後派刺客前去刺殺,為掩人耳目,革命同志安排了一名臺灣泰雅族女子和孫中山假扮夫妻,同時照顧他的生活。之後,他們到了日本,日久生情,生下我爸爸。所以,我不是孫科那一係的。

  我父親當時入戶口時,找了一個姓賴的革命同志為養父,但他一直都姓孫。一直到父親去世前一年,他才把身世告訴我,並把一些信物交給我,特別是日據時期的戶口謄本。我知道身世後,馬上帶著信物去求證,結果完全吻合。這更增強了我要繼承“中山遺志”、弘揚“中山思想”的決心,而他最大的、沒有完成的遺志,就是中國統一。所以他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不但是對大家講,也是對我講。

  環球時報:民進黨上臺以來,有很多“去孫中山”的動作。您對此有什麼反制措施嗎?

  孫武彥:去年3月12日曾有人要把孫中山的遺像拆下來,我正式走上街頭。另外,去年有人要把“中正紀念堂”周邊的圍墻拆掉,但我覺得圍墻太好了,是體現我們中國文化的建築物,所以進行絕食抗議,最後當然沒有拆。

  現在“臺獨”勢力在“去蔣”方面意見不是很統一。有些日本後裔感激蔣中正當時沒有消滅他們,主張還是不要拆他的銅像,但也有不少人堅決要拆,他們的背後有民進黨指使。我聽説“臺獨”分子今年的目標轉向中山樓了。

  環球時報:“反獨大聯盟”是否邀請國民黨參加?您對國民黨的現狀怎麼看?

  孫武彥:12日上午,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都會到“國父紀念館”拜祭,但下午的活動,國民黨不會參加。

  國民黨的特點是選舉一次就傷害一次,分裂一次。而民進黨的最大特點是平常選舉有你爭我奪,可一旦結束,馬上恢復團結。這也難怪,他們是由小發展壯大的,知道如果不團結,一定拿不到政權。國民黨此前因為餅大,分一塊就有足夠資源,但現在餅越來越小,可國民黨還沒覺醒,讓我們感到憂心,因此不敢寄予大望。

  環球時報:蔡英文去年上臺以來,島內統派力量感覺比以前活躍很多。您怎麼看?

  孫武彥:因為五星紅旗的出現。之前“中華愛國同心會”在凱達格蘭大道和“外交部”大樓前插滿五星紅旗,我曾在那邊演講“一國兩制”。年初魏明仁在先生又在彰化宣佈“起義”。我覺得,所謂統派力量比以前活躍,其實是旗幟更加鮮明,目標更為明確。臺灣政黨輪替“變天”後,新上來的政府非常糟糕。蔡英文當局非常明確地投靠日本,民進黨執政“五都”中有“三都”首長公開在臺灣的日本神社祭拜,讓大家感覺到如果再不覺醒,就沒有退路了。魏明仁在彰化的活動,在我看來是“時勢造英雄”。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