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臺空軍基地現多包疑似毒品 對近3000人尿液篩檢

2017年02月23日 06:21:48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空軍基地淪為“毒窟”震動臺灣 軍紀渙散被批荒唐至極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位於臺中的清泉崗基地驚傳淪為“毒窟”,被發現疑似毒品共27包,基地全體官兵接受驗尿。島內輿論在震驚之餘紛紛質問,從士兵被霸淩致死、軍人虐狗到毒品氾濫,臺軍紀為何生銹如此嚴重?

  據臺灣《中國時報》22日報道,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幹部20日進行例行檢查時,在機場跑道與塔臺間的馬路旁發現27包不明白色粉末和結晶體。臺中憲兵隊初步驗出安非他命及K他命兩種毒品反應,為求慎重,將全部證物再送至“憲兵刑鑒中心”進行復檢。辦案人員認為,這麼多包安非他命不可能為一人吸食,因此對全營區近3000名人員進行尿液篩檢。

  清泉崗基地政戰主任施勝德稱,截至22日中午已有1200人完成藥篩,近10人有毒品反應,但進一步檢驗後“均排除吸食毒品”,而全員完成篩檢大約需要四五天,因此最終結果過幾天才能知道。他承認軍中確實有多名因吸毒被管制人員,但確切人數“不便透露”。

  據了解,空軍清泉崗基地位於臺中市沙鹿區,原為純軍用機場,但2004年臺中水湳機場關閉後,負責民航業務的臺中航空站遷入清泉崗,之後該機場成為軍民合用,其中基地部分由“國防部”管理,臺中航空站則由民航局主管。兩者跑道、設施不共用,清泉崗基地周邊有人員和車輛管制,一般民眾無法入內。目前,臺灣空軍在清泉崗基地有一個聯隊駐守,部隊主官為少將聯隊長。

  《聯合報》稱,曾經駐守清泉崗的多名軍官都表示,這不是第一次在營區內發現毒品,少數人很可能在從軍前就染上毒癮,在軍中也會持續吸食,有的軍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曾在清泉崗擔任保防官的軍官説,清泉崗“人口眾多有市場”,過去曾查獲少數官兵染毒後,受毒販控制進入軍中販毒,也曾傳出不同的毒販“為了搶地盤而進行內鬥”。

  據悉,清泉崗基地內部已爆出“陰謀論”,稱有人要報復長官,因此亂丟毒品。還有人爆料稱,因空軍官職升遷機會少,有人覬覦某高官位置,因此以丟出大量毒品的方式,讓這名高官官位不保,“這是最快且最直接的搶位手段”。

  空軍基地淪為“毒窟”震驚了臺灣社會。臺“國防部”稱將秉持“毋枉毋縱”原則,無論官階高低,一律依法偵辦。民進黨“立委”莊瑞雄22日稱,這是部隊史上“讓人最震撼,發生的最不名譽的事情,畢竟部隊的形象怎麼樣都不會跟毒品聯繫在一起,結果大家集體在裏面吸毒,真是荒唐、荒唐”。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22日舉行記者會稱,蔡英文去年6月曾説“反毒是政府的第一要務”,如今“連臺灣最後的一塊凈土軍方也淪陷了”,更成為了“國安問題”。國民黨“立委”江啟臣直言,如果軍中染毒還販毒,部隊就不用打仗了,“三級毒品就可以擊垮臺灣部隊,根本不需要用到飛彈航母”。

  臺灣現行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將毒品分為四級,安非他命和K他命分屬第二、第三級毒品。該“條例”規定,除非持有的K他命純質達20克以上,否則對於持有或施用三、四級毒品者,僅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約合人民幣2000元至1萬元)罰金,以及接受4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毒品危害講習,沒有實際刑責,且對軍人吸毒並沒有加重罰則的規定。

  去年曾有民進黨“立委”在“司法委員會”提到要把K他命除罪化,因為“吸食的是病人不是犯人”。

  臺“審計部”報告顯示,2013年至2015年臺軍涉毒人數達1867人,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有官員透露,篩查結果顯示現代年輕人濫用藥物情況嚴重。2012年,空軍馬公基地曾發生5名士官兵涉嫌販毒案件;去年4月,陸軍十軍團兩名士兵利用休假時間出遊,被警方查獲車上有K他命、搖頭丸。

  《聯合報》直言,軍隊是社會的縮影,近年來島內青少年濫用低階毒品的情況嚴重,“多數是年輕人組成的國軍,同樣不能倖免”。

  近年來,臺軍負面新聞不斷,引起島內高度關注。從2013年下士洪仲丘臨退伍前被操練致死事件開始,到2016年軍中集體虐狗和“雄風”導彈誤射事件,臺軍的形象進一步下滑,但這並不影響“國防部長”馮世寬在面對民意代表質詢時仍強調自己是100分“部長”。

  與此同時,隨著所謂“軍中人權”高漲,大小事動輒訴諸“立委”和媒體,部隊都不敢得罪民意代表,而軍人應該有的榮譽感蕩然無存,於是就出現了在“導彈誤射”事件中,4名闖禍軍人在遇難漁民靈堂前連跪帶爬40分鐘的“壯觀場景”。

  分析人士認為,臺灣軍人素質下降,固然與“少爺兵”越來越多有關,但自李登輝以來軍隊中瀰漫的“不知為何而戰”的頹廢風氣也脫不了干系。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