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以慈化瓷”2016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在臺灣舉辦

2016年11月18日 10:01: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高雄11月17日電 (記者 劉賢 路梅)“以慈化瓷”2016兩岸陶藝文化交流展17日在位於高雄的臺灣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開幕。兩岸37位陶藝家的89件作品亮相。

  展覽用具象的陶瓷藝術,展現佛教慈悲精神。策展人、著名陶瓷鑒定家陳海波説,從2014年至今,“以慈化瓷”兩岸陶藝展已邁入第三個年頭。今年,展覽得以從大陸來到臺灣,從彼岸到此岸,緣于佛光山星雲大師心繫兩岸的往來交流、熱情邀請。

  大陸22位、臺灣15位陶藝家參與此次活動。陳海波告訴中新社記者,藝術家創作時追崇佛教文化,從作品用材到藝術創意都很新穎。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受訪表示,太虛大師住持浙江奉化雪竇山時,弘揚“人生佛教”,佛光山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十分敬仰太虛大師,將其“佛法需要深入人間服務社會大眾”的思想帶到臺灣。2005年到現在,星雲大師三次到訪雪竇山,並與雪竇山方丈怡藏大和尚多有往來。此次活動是兩岸重要的文化交往,也是兩岸藝術家作品與作品、人與人之間很好的一次對話。

  “文化只有交流才能源遠流長。”中共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何劍波説,佛光山與雪竇山的佛教文化交流從未間斷,雪竇山怡藏大和尚是星雲大師的接法弟子。此次交流展到臺灣舉辦,見證了兩岸藝術家攜手共進、相互學習,弘揚中華文化的行動。

  開幕式上,彌勒文化大使、雪竇寺監院惟祥代表雪竇山向佛光山贈送“慈光和樂瓶”一件。“慈光和樂瓶”是對瓶,一為“和”瓶,一為“樂”瓶,寓意希望人間慈光無盡,和樂永恒。這次贈送給佛光山留存的是兩瓶之中的“和”瓶,“樂”瓶留在雪竇山。這對寶瓶是佛光山與雪竇山友誼的見證,也是兩岸佛教界和諧交融的見證。此外,多位陶藝家將部分瓷藝作品贈送給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完)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