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兩岸經貿交流

掘金西部:大陸臺商佈局延伸不再“紙上談兵”

2016年09月08日 09:51:3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大陸電子資訊、藝術設計、餐飲服務等行業潛力巨大,尤其西部市場大有可為。”成都臺商張榮華説,“四川給了青年臺商很好的創業發展機會,這裡商機勃勃!”

  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不久前公佈的調查顯示,大陸西部城市發展實力上升令人矚目,在臺商計劃投資的大陸城市裏,成都列為首選。這項針對大陸臺商投資密集城市的調查已開展17年,被譽為臺商投資“風向標”。綜合歷年調查可發現,臺商在大陸的投資熱點先從珠三角移往長三角,近年出現向中西部拓展的趨勢。其中,成都、重慶、西安組成的“西三角”城市群尤受臺商青睞。

  掘金西部,大陸臺商早前談得多、想得多,如今張榮華等開拓者的成功實踐已不在少數,越來越多的臺商不再“紙上談兵”,腳步實實在在地踩在了西部的廣袤沃土上。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西部開放程度大大提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在政策、土地、勞動力和生態等方面的後發優勢凸顯,嗅覺敏銳的臺商自然紛紛把握機遇。

  張榮華自稱“見證了西部起飛的那代人”。2003年,他“落戶”成都,在室內設計行業奮鬥4年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品牌設計公司。他認為,其成功秘訣是利用臺灣中小企業“小而精”的運作模式與大陸企業區別開來,在商機勃勃的西部從容取勝。

  “四川市場開闊,除成都外,德陽、綿陽等地同樣蘊藏商機。”張榮華説,當地政府積極的行動力與吸引投資決心,是他當初選擇這裡投資的最主要因素。在他看來,當地政府著力打造良好投資環境、積極為臺商分憂解難,是吸引臺商的“良方”。

  自2010年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以來,西部省份根據各自實際,陸續制定和完善了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資環境優化的同時,大陸不斷增長的內需市場引導臺商將投資佈局從東南沿海向內陸腹地延伸,而大陸經濟結構調整也帶動臺商積極推動轉型升級,在東、中、西部梯度佈局中開創更大發展空間。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認為,西部地區在生産成本、政策環境上具有比較優勢,中小型臺商向西部轉移是可行的路徑。但除了轉移,臺商更要著眼長遠,適應大陸經濟轉型升級態勢,主動融入大陸新的發展戰略,而不只是單以成本考量,延續舊有被動“逐水草而居”的形態。

  臺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譚瑾瑜認為,未來5年,大陸處在做強製造業,並推動産業結構向以服務業為主轉變的關鍵時期。大陸臺商應準確把握這種轉變,推動轉型升級,積極參與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才能把握其中的商機。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表示,大陸“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很多具體發展項目,其中“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都會創造相當大的産業動能和商機。

  地處“一帶一路”重要門戶位置的廣西,以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了眾多臺商的目光。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廣西已累計批准臺商規模以上投資項目近1700個,合同金額逾百億美元。臺商莊久毅表示,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臺商要抓住機會參與其中,借道廣西開拓東盟市場。

  “如果不能有效參與大陸‘十三五’規劃相關項目,不能有效連接大陸的經濟增長動能,臺灣經濟未來堪憂。”龐建國説。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