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攪局“二馬”海外支付戰場 劉強東首戰落地泰國

2017年09月16日 10:02:04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馬雲的支付寶、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幾乎成為國內移動支付領域的“代名詞”,而在海外移動支付的佈局中,更是呈現“二馬”角逐的景象。

  然而,國內的支付戰場烽煙四起,銀聯頻頻發力欲突出重圍,第三方支付公司、電信運營商、手機製造商等意圖蠶食市場,國際支付巨頭也在積極佈局中國市場。與此同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大巨頭也在走向海外,似乎無人匹敵。如今,京東金融也加入了海外移動支付的戰場。

  9月14日,京東金融宣佈與泰國尚泰集團成立合資公司,開始進入泰國市場。劉強東的舉動標誌著京東金融正式進入海外市場的爭奪。據悉,合資公司初期將以支付業務為核心,運用京東金融全球領先的移動支付技術,結合泰國消費實際,提供更加本地化的支付産品和服務。未來,雙方或將業務拓展至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保險、理財等多個領域。

  相比已經開始海外圈地的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京東金融顯得有些姍姍來遲。但京東金融並未複製阿裏、騰訊的收購擴張策略,而是另辟蹊徑,與當地企業平等合作。在佈局路徑上,阿裏、騰訊、京東各顯神通。

  阿裏與騰訊的“買買買”

  支付巨頭最早佈局海外的當推螞蟻金服。

  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11月份,支付寶專門拓展海外市場的國際事業部成立。2014年7月份,螞蟻金服與環球藍聯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推出支付寶海外退稅服務。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就覆蓋到了韓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十幾個國家。2014年底,支付寶在澳大利亞雪梨設立子公司Alipay Australia,打開了澳洲的第三方支付市場。 2015年,螞蟻金服與印度當地電子錢包Paytm展開戰略合作。

  2016年7月份,支付寶啟動“Alipay+”計劃,在全球範圍內,打造移動服務生態圈。2016年11月份,螞蟻金服與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螞蟻的普惠金融模式複製到泰國。2017年2月份,螞蟻金服注資菲律賓最大數字金融公司Mynt。2017年4月份,螞蟻和印尼Emtek集團宣佈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開發移動支付産品。

  在打造自家生態圈的同時,螞蟻金服頻頻砸錢,出手投資或者並購海外公司,迅速擴張版圖。

  如螞蟻金服買下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20%股權,將Alipay的海外版圖從南亞擴張到東南亞。據泰國當地華人表示,在中國企業的收購浪潮過後,此前存活在市場上的其他支付品牌幾乎看不到了。

  從最初的單純注資,到直接用“支付寶”或“Alipay”的品牌輸出,阿里巴巴在東南亞支付領域的動作越來越大,也引起各個國家和地區金融監管部門的注意。螞蟻金服剛進入我國香港時,雖然沒有被叫停,但香港金管局表示要立即修改監管規程,給支付寶發放牌照後,方可啟動運作,不能讓其處於法律和監管的真空之中。最近,螞蟻金服再次向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提交了收購速匯金(Money Gram)的申請。有媒體分析,重新提交申請,並不意味著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的交易已被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拒絕,不過卻意味著此交易將面臨更多的政府詳查。

  目前,支付寶已接入歐美、日韓、東南亞、中國港澳臺等地區12萬家海外線下商戶門店,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退稅等幾乎所有吃喝玩樂場所。

  和阿裏一樣,騰訊海外收購的步伐也不慢。以去年底收購泰國Sanook.com,並將其更名為騰訊泰國為發端,騰訊陸續在東南亞地區投資了數字內容平臺Ookbee,音樂串流平臺Jooxe等企業。

  在“金錢鋪路”的同時,微信支付開啟了泰國線上支付市場的佈局,在拿下覆蓋泰國全境的“711”和最大的王權連鎖免稅店後,微信以泰國為主戰場逐漸向其他東南亞地區滲透,包括7月中旬正式申請馬拉西亞的支付牌照。今年7月3日,微信宣佈上線微信支付境外開放平臺,發佈“WEPlan”跨境支付産品方案。

  騰訊的策略是通過收購,滲透到東南亞文化娛樂領域,利用文娛和社交,繞道搶得第三方支付的入口。

  京東的合作化路線

  阿裏、騰訊“搶灘登陸”東南亞市場之後,當地的金融生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也引起了當地監管部門的注意。

  業內專家認為,依靠收購當地公司股權拓展海外業務,優勢是可以快速擴大市場份額,但這條路也未必是一條坦途,至少要跨越兩大障礙。一是監管障礙,國內企業想要進軍國外,就必須克服法律法規的差異。二是品牌接受障礙。當地同行是否會遊説監管發起抵制,消費者能否買賬,都是潛在問題。

  2017年,京東金融的國際化剛剛起步,不過,與阿裏、騰訊的策略不同,這次京東金融選擇與當地的知名零售企業尚泰集團企業合作,建立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投資,有50%來自尚泰集團。在品牌接受方面,京東金融與當地企業形成利益聯盟,不容易引發同行抵制;合資公司不僅能更好地洞察用戶需求,其入鄉隨俗的形象也更容易令當地消費者接受。

  同樣重要的是,與當地公司合作,能更方便地跨越監管障礙。本地化的合資公司能與監管機構更順暢的溝通,以便構建良好的信任機制,在資金安全、合規風控等方面充分磨合。畢竟大多數國家的監管機構都希望外資能夠紮下根來,造福當地,而不希望外資以風卷殘雲之勢大割韭菜。在開展合作的同時,京東金融還明確地表達了擁抱監管的態度。

  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表示,從今以後國際化將是京東金融重要的戰略方向,京東金融對國際化戰略做持續性投入不設上限。具體實施路徑上:京東金融將通過建立海外分公司、合資公司等方式“走出去”,積極孵化海外創新型業務,構建國際化金融科技能力,為海外企業和用戶帶去更優質的服務。在國際化前期,京東金融將以泰國為核心輻射更多東南亞國家。

  兩種海外開拓的道路,各有利弊。阿裏騰訊以投資收購開路,將當地公司的控制權或者股權收入囊中,短期就能收到明顯效果,但難以甩脫用“資本”換“市場”的嫌疑;京東金融從合作入手,重在與合作夥伴一起創造更好的服務,很難迅速增加市場份額,投入期會很長,但從長遠來看,更容易走得穩健。

  在支付寶、微信支付兩強相爭的格局下,京東金融這條鯰魚的進入,未來的海外支付格局將會如何演繹,恐怕還有待市場的驗證。

[責任編輯:韓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