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深化金磚合作 助推五國經濟增加動力

2017年09月11日 14:34: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隨著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落下帷幕,金磚合作正式步入第二個“金色十年”。此時,金磚合作正處在承前啟後的關鍵節點上。從世界形勢來看,一方面,這是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改革創新潮流奔騰向前。另一方面,世界經濟尚未走出亞健康和弱增長的調整期。經濟全球化遭遇更多不確定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在金磚合作的新起點上,如何看待金磚國家合作和發展所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如何才能順勢而為,抓住機遇,共同開闢金磚合作的新境界?9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在科學分析和深刻總結金磚國家十年合作歷程的基礎上,為共同開創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加強金磚夥伴關係、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規劃了新藍圖。其中,首先是“深化金磚合作,助推五國經濟增加動力”,從“推進結構性改革”“形成聯動發展格局”“推動各領域合作機制化、實心化”等方面著眼,推動金磚國家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

  “要想突破發展瓶頸,就必須轉變發展模式、優化産業結構”

  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金磚國家經濟發展在不同程度上遇到挑戰。由於經濟結構較為單一,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人力資源成本增加、國際需求減弱等因素導致不少金磚國家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金磚國家經濟傳統優勢在發生變化,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

  進入這樣的階段,金磚國家如何才能跨越?習主席指出:“要把握新工業革命的機遇,以創新促增長、促轉型,積極投身智慧製造、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共用經濟等帶來的創新發展浪潮,努力領風氣之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通過改革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藩籬,掃清不合理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實現更高品質、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增長。”

  對於金磚國家經濟發展遇到的挑戰,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祝憲認為,應該區分哪些是週期性的,哪些是結構性的挑戰。如果世界經濟持續回暖,週期性的問題遲早會解決。但如果結構性問題不解決,在世界經濟下行和整體需求減弱時,這些問題還將爆發。這意味著,金磚國家致力於經濟的多樣化非常重要。只有進行結構性調整,困難才能最終被克服。

  在亞洲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莊巨忠看來,金磚五國都是中等收入國家,面臨同樣的挑戰,需要提高經濟和工業發展水準,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結構性改革是應對挑戰的重要舉措之一,包括激勵創新、促進金融部門發展等,金磚國家應通過分享知識和經驗加強在這些領域的合作。

  荷蘭萊頓大學經濟史教授理查德·格裏菲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新工業革命的興起,世界經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金磚國家也紛紛遇到了發展的瓶頸,要想突破這個瓶頸,就必須轉變發展模式、優化産業結構。在這方面,中國走在了前面,通過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使經濟穩步快速發展。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所説,當前發展經濟“不能片面追求增長速度,而是要立足自身、放眼長遠,推進結構性改革,探尋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金磚國家應該優化産業結構,分享改革經驗,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各成員國需要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在金磚國家之間形成完整的産業鏈”

  金磚國家産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互補性強,與此同時,五國間經濟合作的潛力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據統計,2016年金磚國家對外投資1970億美元,這其中只有5.7%發生在五國之間。為此,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應該共同探索經濟創新增長之道,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發揮産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互補優勢,培育利益共用的價值鏈和大市場,形成聯動發展格局。我們要用改革創新的實踐經驗,為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搶抓機遇、應對挑戰闖出一條新路。”

  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理事會研究員卡汗對本報記者表示,金磚國家經濟互補性較強,印度的軟體、醫藥等産業具有一定優勢,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上擁有豐富的經驗,俄羅斯擁有資源優勢,各成員國需要協調發展戰略,利用互補優勢,在金磚國家之間促進形成完整的産業鏈。

  莊巨忠認為,金磚五國可以通過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釋放經貿合作的潛力。從長遠來看,金磚國家也應該研究建立金磚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雖然金磚國家處在相似的發展階段,但它們的經濟結構和資源稟賦截然不同,相互間貿易和投資將極大促進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將使整個世界受益,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日益內顧、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研究員夏華生告訴本報記者,由於經濟不景氣,近年來,外國對巴西的投資出現減少甚至資金外逃現象,但中國仍看好巴西市場的未來潛力,2016年投資同比增長13%。中國投資不僅數額大,而且領域多元。中國對巴西的投資,為金磚國家合作樹立了榜樣。

  南非人類科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員亞茲妮·艾波爾表示,金磚國家地處不同大洲,擁有不同優勢,如何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是未來的關鍵。中國與南非在製造業、金融業的合作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例如,中國中車在南非生産機車、北汽在南非投資建廠、華為公司在南非設立了非洲首家創新中心、中國和南非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等等。這都是雙方優勢互補的很好體現。

  “廈門會晤本身就是推動金磚合作走向機制化、實心化的重要一環”

  自今年1月1日接任金磚國家主席國以來,中國推動金磚國家經濟合作機制化和實心化取得積極進展。今年,金磚國家在新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建設、電子商務、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服務貿易、本幣債券、科技創新、工業合作、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9月4日,習近平主席還宣佈,中方將設立首期5億元人民幣金磚國家經濟技術合作交流計劃,用於加強經貿等領域政策交流和務實合作。向新開發銀行項目準備基金出資400萬美元,支援銀行業務運營和長遠發展。

  夏華生表示,廈門會晤本身就是進一步推動金磚合作走向機制化、實心化的重要一環,如發表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就達成了70多項共識,合作領域涵蓋貿易投資、科技創新、綠色與低碳經濟等。通過深化金磚合作、以創新促增長,金磚國家的合作發展會更加務實、更具針對性。

  卡汗談到,在今年年初新開發銀行批准在印度中央邦升級改造公路的貸款,這些都是金磚國家間看得見摸得著的合作亮點。過去十年,金磚國家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了179%,貿易增長了94%,這些成就和亮點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

  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經濟處研究員特羅申對本報記者表示,俄羅斯官員和學界都對廈門會晤成果非常滿意,中國在擔任主席國期間成績卓越,與金磚國家合作現在已經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方向之一。

  艾波爾也認為,當前全球經濟一大趨勢是新興市場國家之間投資和貿易比重日益上升,未來南南經貿合作將是世界經濟的一大推力。作為全球發展中大國,金磚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南非作為非洲國家在金磚國家中的代表,希望能夠推動非洲與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以廈門會晤規劃的新藍圖為起點,中國將與其他金磚國家共同努力,不斷推動金磚經濟合作走深走實,更多惠及金磚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

  (本報北京、約翰內斯堡、曼谷、布魯塞爾、新德里、裏約熱內盧、莫斯科9月6日電 記者牟宗琮撰稿,記者李志偉、俞懿春、任彥、苑基榮、陳效衛、曲頌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7日 03 版) 

[責任編輯:孫伊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