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中國機器人企業遇困擾 技術優先or市場優先成選擇難題

2017年08月24日 15:23:32  來源:央廣網
字號: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工信部部長苗圩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共生産工業機器人7.16萬台,同比增長57%。除了産量增速快,我國機器人行業還成長起來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企業,不斷彌補核心技術短板。不過,從正在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可以發現,中國機器人行業要想更上一層樓,恐怕還要做好一道“選擇題”。

  挑戰:提升機器人智慧水準

  研發機器人,最怕它只像機器,不像人。在一場“戰略佈局與政策導向”主題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説,如何儘量提升機器人的智慧水準,這是全球機器人産業的共同挑戰。

  辛國斌指出:“在視覺、觸覺、移動、決策、預判等多個方面,機器人目前還遠遠達不到人類的水準,智慧表現得相當有限,沒能從根本上擴大應用範圍。”

  代表:不為賺錢 只為科研界提供靈感

  考慮到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度相對較低,一些機器人企業往往執著于技術提升,而不是過早把産品推向市場。比如德國的費斯托,去年他們帶來了倣生蝴蝶,今年則展示了倣生水母和倣生蜻蜓,一個比一個逼真,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賺足了人氣。不過也有人説,這些東西目前沒有用武之地,中看不中用。對此,費斯託大中華區傳訊經理唐蕾不光不覺得被人揭了短,還顯得有些自豪。

  唐蕾説:“我們不能只研發一些當今能賣的東西,也要研發一些未來可能要使用的科技。即使使用不了也沒有關係,能為科研界提供了一些靈感。也就是説,我們並不靠這個來賺錢,作為一家將近100年的家族企業,我們秉承了這樣的理念。”

  這次受到廣泛關注的鋼琴機器人,更是研發成功四五年都沒有量産,研發團隊目前也只是靠演出獲取收入。鋼琴機器人中方代表張暢説,只想把它做得更好。張暢表示:“音樂並不是剛需,我們還沒有想過要做量産,只想著怎樣跟它結合演出。當時的研發完全沒有功利性,只是出於對機械、對音樂的愛好,想把這兩個愛好結合在一起,並不是為了售賣。”

  思考:技術優先還是市場優先?

  其實,技術優先還是市場優先?這關乎所有機器人企業的未來。與費斯托和鋼琴機器人研發團隊相比,也有不少企業早早推出量産産品。企業出於成本的考慮,著急將技術變現,這可以理解。但專家指出,機器人這樣的頂尖科技如果只注重當下的市場,就會低水準重復發展。而統計顯示,中國目前機器人相關企業已經多達3000家,低端的服務機器人甚至“玩具化”的機器人,在市場中越來越多,行業的發展面臨深層次的選擇。(記者 呂紅橋)

[責任編輯:孫伊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