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誰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加息也得看中國經濟增長

2017年07月18日 14:52:29  來源:華夏時報
字號:    

  (原標題:誰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加息也得看中國經濟增長!)

  現在大家都在猜,誰會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因為現任主席耶倫不一定能在特朗普這兒連任了,而有意思的是,就在耶倫有可能做最後的告別時,她又來了一次偏鴿派的講話,搞得市場上人心癢癢,當然不只是癢癢了,各種市場價格還為之蠢蠢而動。

  現在我們最關心的問題其實是這樣的,耶倫這樣的一個由鷹轉鴿式的表態,到底是臨走前的愛心大發,激情之作,是為了自己連任而謀求加分,還是經歷了深思熟慮才有的結論?

  這些情況我們必須搞清楚,到底在耶倫思考的背後,她的約束因素是什麼?只有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才能在耶倫連任之後判斷她是否繼續鴿下去,或者新來的繼任者到底是鷹還是鴿?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有一個基本想法,那就是所有的鷹或者鴿都不是想鷹就鷹、想鴿就鴿的,他們都會遇到很大的約束條件,而這個條件表面上看起來是美國自己的經濟數據,包括就業數據、通脹數據、經濟增長數據,但是從更深層次上來講,任誰當美聯儲主席,約束他的言論和行動的,其實還有中國的經濟數據。

  我們來看看到底耶倫是哪句話牽動了市場的心?耶倫的話是這樣講的:美國進口價格溫和上漲,我們正在非常密切關注通脹,現在稱潛在通脹趨勢低於2%是不成熟的。通脹面臨的風險是雙向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認為循序漸進的加息是謹慎之舉。美聯儲計劃以緩慢、漸進方式縮表,美聯儲不希望縮表擾亂市場。

  為什麼會這麼溫和?最大的一個可能,其實是美聯儲的官員們意識到了美國經濟增長恢復的不確定性,一切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

  光大資管的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在分析全球經濟時就有這樣一個觀點,“(美國)2016年其製造業佔其國內生産總值和總就業的比重雙雙再創新低,明顯低於次貸危機之前水準,表明美國一直鼓吹的重回製造業並未取得實效。美國當前的經濟復蘇,除了靠中國帶動外,走的仍是房地産和居民消費拉動的美國式老路。”

  徐高的分析,給我們的一個重要提示是,千萬不要忘記了中國經濟現在的總量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拉動作用。我們眼看著美國經濟走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美聯儲都開始忙不迭加息和準備縮表,於是我們就開始對美國經濟的彈性交口稱讚,卻忘記了中國經濟自身這一年多來的強勢正可能是美國經濟得以恢復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的房地産行業這一波拉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拉動,得以對世界經濟給予拉動,這其中自然包含了對美國經濟的帶動,然後反過來,美國經濟的強勢,再來拉動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這才是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而這也正是中國經濟到了今天這樣一個體量的結果,中國經濟增長一個百分之六點多,那可是實實在在的世界性增長。

  所以結論是,對中國經濟越看好,美聯儲主席越鷹派,對中國經濟越擔心,美聯儲主席越鴿派,如果存在的不確定性太大,那無論誰當上下一任美聯儲主席,都可能只是一個騎墻派。

  有人提了一個問題,在美聯儲的加息問題上,耶倫到底是一意孤行還是邊走邊看?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答案卻是很簡單,當然是邊走邊看!耶倫是這樣,耶倫連任也會這樣,而耶倫不連任的話,她的繼任者也會是這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GDP總量為381490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6.9%,預期6.8%,增速與一季度持平,比去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這樣的一個較好的數據,是不是會讓美聯儲的官員們更加鷹派一點了呢?

[責任編輯:孫伊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