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減稅降負:企業迎來新紅利

2017年07月08日 11:08:56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當前經濟形勢怎麼看】

  光明日報記者 楊亮

  “落實擴大小型微利企業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範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等減稅降費政策。在此基礎上,實行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全年減稅降費超過萬億元。”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日前在談及2017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關情況時表示。

  今年以來,國家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組合拳之下,預計每年可再減輕企業負擔2830億元,合計全年為企業減負將在1萬億元以上。

  隨著減負效應的逐步顯現,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將迎來新紅利。

   大幅減稅降費 企業輕裝上陣

  今年3月底,淮南礦業集團控股的淮南港綜合碼頭水工工程正式開工。集團財務部部長劉萬春説:“正是借助營改增這一契機,讓我們企業以能源為主軸、以物流和服務等為支撐,實現了發展空間的拓展。”去年,集團順利完成420萬噸去産能任務,實現利潤10億元,同比減虧增盈30億元,一舉扭轉了2013年以來連年虧損局面。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所有營業稅行業改為繳納增值稅,打通了連接二、三産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

  “營改增消除了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重復徵稅,可以有效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和服務行業加快發展,激發經濟創新活力。”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説。

  全面推開營改增,不僅有效降低了涉及行業的稅負,而且産生外溢效應,推動了經濟轉型升級。數據顯示,2016年,在經濟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第三産業增加值增長7.8%,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新納入試點的四大行業新辦企業戶數月均增加8萬多戶。2017年一季度,我國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升至56.5%,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1.7%。其中,營改增功不可沒。

  新政密集出臺 激發市場活力

  “我們企業一路走來,每一步都得到了優惠政策的關照。”山東淄博匯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勇説,去年創業之初,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達22萬元,當時正趕上國家將減半徵收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提高到30萬元。“今年,隨著企業業務做大,眼看要超出享受優惠的上限了,國家現在又把上限提到50萬元,我們又享受到了新的優惠。”王勇説。

  減稅打出組合拳,經濟再添新動能。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度推出11項減負舉措,具體由“1+4+6”構成。“1”是1項增值稅簡並稅率政策;“4”是4項新增所得稅減稅政策,包括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開展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推廣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6”是指6項執行到期後今年延續執行的稅收政策,包括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對有線電視收視費免征增值稅、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扣減增值稅、退役士兵創業就業扣減增值稅、新疆國際大巴扎項目免征增值稅。

  中國社科院財經研究院研究員張斌指出,此次推出的所有減負政策,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供給,增強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提高全要素生産率,含金量極高。

   稅改開創先例 深化仍在繼續

  2016年5月1日開始,營改增試點在最後四大行業——房地産、建築、金融和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營改增將不動産投入納入企業抵扣鏈條,僅這一項就讓公司多抵扣進項稅額600萬元,對改善現金流起到關鍵作用。”新疆阿克蘇華孚色紡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偉挺告訴記者,受益於營改增,今年一季度公司減稅160.8萬元,企業有了更多資金用於擴大生産規模。

  “未來一個時期,減稅降負將成為我國稅收政策調整的大方向。”經濟學家張連起指出,在缺少可借鑒的國際成功經驗的情況下,中國大膽嘗試對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業全面徵收增值稅,實現增值稅對貨物和服務全覆蓋,初步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消費型增值稅制度,開創了國際先例,“我國增值稅制度本身仍有亟待完善之處,如標準稅率雖然不高,但稅率檔次過多,稅收優惠政策也存在碎片化等問題”。

  為繼續推進改革,從今年7月1日起,我國增值稅稅率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農産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也從13%降至11%。

  “營改增推進時間愈長,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企業的獲得感就會更明顯。”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今年營改增試點將通過時間軸延長、稅率調整、政策更完善等“增效劑”,釋放更大的積極效應。

  《光明日報》( 2017年07月08日 06版)

[責任編輯:楊旋]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