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電競市場的空白?高校競技市場或誕中國版NCAA?

2016年04月25日 07: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4月23日電 紅遍投資圈的“電競”,已經開始進入細分領域挖掘。而高校賽事的品牌建設,成為不多的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的産業藍海,在2016年開始逐步升溫。

  4月18日,騰訊CF手遊全國高校聯賽在北京大學開啟揭幕戰,官方公佈的賽事總獎金高達500萬元。而在此之前,國家體育總局資訊中心主辦聯合外部機構組辦的全國高校電子競技聯賽(CUEL)也宣佈開啟新一個賽季。老牌高校賽事“創聯賽”也已進入第三個賽季,同樣在4月開啟了線上海選賽。

  遊戲行業內人士統計,目前全國性的高校電競賽事已有至少五六家機構在進行組織,而區域性的賽事更是不計其數。而他們瞄準的市場,自然是高校學生這一電競産業最堅實的消費人群,以及圍繞此的龐大商業潛力。

  最後的藍海,有電競行業人士如此定義高校聯賽。在過去幾年,以職業賽事結合社會化公開賽為産業核心,衍生出直播平臺、頂尖職業俱樂部乃至網路社區運營等的電競産業鏈條已成為較成熟的商業模式,並在其中誕生了一系列高估值的企業。但高校電競賽事,佈局則剛剛開始。

  投資新的風口?

  高校電競並不是一個新鮮事,早在十年前,各類機構舉辦大大小小的高校電競賽事已層出不窮。但從2015年開始,高校電競賽事的組織卻出現一些新的變化,這一趨勢在2016年更加明顯。

  品牌化,獨立化是最大的特點。“過往的高校電競賽事,與其説是娛樂競技,不如説是廠商的行銷活動。”行業人士介紹稱,過往植根于高校人群的電競賽事更多由相關的遊戲廠商組織,最主要的目的是推廣廠商自己的遊戲軟體或硬體産品,競技性不強,娛樂性不高,賽事獎金也非常一般。也正因為如此,十多年的時間過去,連一個知名度較高的賽事品牌都沒有。

  但從2015年開始運作的一些新賽事,卻逐步有了品牌化、獨立化的趨勢。2015年初開始舉辦的“創聯賽”,以及2015年末啟動的CUEL都有非常強烈的品牌建設意識,同時也都為獨立機構,與電競遊戲上下游的生産廠商沒有直接關係。與過往廠商赤裸裸地借電競賽事推銷自己的産品不同,新的賽事組織方看中的卻是一個更有潛力的市場。整個市場目前仍在發芽階段,沒有出現壟斷性的賽事品牌。

  根據教育部網站刊登的《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 2014年中國高校在校生規模達到3559萬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數量為2824所,居世界第二。有行業人士保守估計,3559萬人裏,至少有1000萬人是電競遊戲的愛好者,發燒友的比重也估計有百萬級的規模。

  在其他行業,國內基於高校人群的一些創業公司已經取得了成功,如金融領域的趣分期與分期樂,其估值都已經在1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對於粉絲人群中高校生佔比極高的電競行業,已有不少投資者寄希望於該領域再誕生一匹獨角獸。

  盈利的探索

  新的獨角獸企業會是什麼樣子?

  對於高校電競聯賽,最令人興奮的參考對象來自美國。要問一項業餘性質的校際賽事能在商業開發上達到什麼高度,NCAA是絕佳的案例。

  NCAA——美國大學生籃球聯賽,在中國的知名度遠不如美職籃(NBA),但在美國卻不是如此。無論從影響力及商務數據上,NCAA比NBA都不遑多讓。八萬人的總決賽上座人數,以及14年110億美元,平均每年7.85億的執行中電視轉播合同,都並不亞於NBA的同類數據。要知道NBA目前的美國國內電視轉播合同也不過平均每年9.3億美元而已。甚至在《福布斯》雜誌公佈的一項排行裏,NCAA最終四強戰的品牌價值列全美第6,高於排名第10的NBA。

  而在NCAA打球的所有球員理論上也都不是職業選手,他們都是學生,不能與任何職業球隊簽訂合同,不能從職業體育組織接受任何形式的資金贊助,不能與經紀人簽約,也不能以個人形象幫助賽事官方進行任何商務傳播。當然,他們可以憑藉在NCAA的優異表現,通過選秀加入NBA球隊,成為頂級運動明星。

  但國內的高校體育賽事要想達到NCAA的高度卻也異常困難。缺乏北美那種對運動項目狂熱的渴望,社會體育文化的缺失,官方體制的僵硬,市場化不足等等原因都是巨大的障礙。而時代的發展也使得學生們有更多的娛樂選擇,二次元、動漫、音樂等等,運動賽事品牌的培育再無法像NCAA那樣經歷多年的沉澱。當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項目的校園商務開發都無法達到美國同類水準時,為什麼電競可以?

  較低的投資門檻,充分自由的市場競爭環境,或許是電競在國內校園商務發展前景強于傳統體育項目的樂觀因素。商業體育説到底也是注意力經濟,而關注度主要來自於參與度、娛樂性。傳統體育項目受制于場地等硬體設施太多,而這些設施資源又完全由校方掌控。而生於草莽的電競,則恰恰不受制於此。

  同樣,NCAA與職業籃球的一些連結模式也為未來高校電競賽事提供了想像空間。許多頂級職業電競明星原本就是直接從學校入行的,一個基於高校的業餘賽事,是否可以為頂級電競職業賽事篩選優秀的年輕選手呢?就像NCAA成為NBA選秀的重要觀察站一樣。

  中國未來會有類似NCAA這樣影響力巨大的高校賽事品牌嗎?如果有機會,那電競領域會比其他傳統體育項目概率大的多。

[責任編輯:陳文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