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跋扈的惡棍莫非里與怯懦膽小的學霸查小刀,因一場車禍意外相遇,在神醫的撮合下成為拍檔。賀歲片《惡棍天使》講述了這兩個“奇葩”在工作中發生的一連串緊張刺激的故事,而他們的工作就是——討債!
在人們的記憶里,似乎“欠債的是大爺,討債的是孫子”。而互聯網金融在經歷了近幾年爆發式增長之後,壞賬問題也開始集中暴露出來。業內人士預計互聯網金融不良資產達萬億元,因此,重新盤活不良資產成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
專注于不良資產處置服務平臺的久債勾于2015年12月23日正式上線,不到一個月已收到近2000件委托案例,而該平臺在籌備期就已接收並處置20萬件催收案例。目前,累計發布資產總金額達到10.1億元,處置點累計進駐20000余家。
久債勾CEO殷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模式是大勢所趨,解決了傳統催收模式中不良資產委托方和處置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溝通成本高、周期長的問題,讓不良資產處置變得簡單、快捷、有效。”
“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
成為藍海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9月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上升到1.19萬億元,大致回到了2006年9月末1.27萬億元的水平。2015年前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反彈之勢明顯,分別激增了3437億元和0.34個百分點。從上市銀行去年三季報來看,截至9月末,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余額達到9079.79億元,較年初新增2396.44億元,已經接近2014年全年新增量,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連續14個季度“雙升”。
據一家中國不良資產數據服務商的內部保守測算,中國的不良資產總規模將超過10萬億元。雖然商業銀行披露的不良貸款余額目前只有1萬多億元,但未來幾年還有很大空間。加上影子銀行的壞賬和企業的逾期賬款之後,整個不良資產行業面臨的機會比十幾年前更大。
目前,我國不良貸款處置市場的參與者,除了銀行自身之外,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和部分省區自設的資產管理公司為主。
去年3月份,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在淘寶“試水”不良資產處置,通過網絡公開競價成功處置2筆壞債債權。5月份,中國信達與阿里巴巴達成戰略合作,將旗下40億元不良資產在淘寶上線拍賣。12月份,中國華融也在淘寶上拍賣515億元不良資產。
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異常火爆,然而與之相隨的同樣是不良資產的增長。據保守推算,互聯網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已經形成了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因此,如何處置這些不良資產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我國有不少催債公司,去年底一諾銀華挂牌新三板讓催債公司進入人們的視野,不過該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上半年分別虧損131萬元、833萬元和649萬元。一諾銀華稱,公司主要通過電話催債及外訪兩個團隊。同時配合催收信函,公檢法協調,以及各類信息查詢渠道,並依托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係統對委托案件進行全過程、實時、動態管理。
顯然,傳統的催債模式已經難擔處置不良資產的大任。因此,“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的模式應運而生。
[責任編輯:劉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