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高盛清倉式減持 收割A股暴利後留下“一地雞毛”

2017年06月19日 08:23:46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又一家A股上市公司遭遇“原始股東”高盛的清倉式減持。6月16日,口子窖公告,作為公司主要發起人股東之一,高盛旗下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簡稱“GSCP”)擬在六個月內減持不超過4093.74萬股公司股票,佔股6.82%,清倉退出。加上去年拋售的近1億股,GSCP此番從口子窖“全軍撤退”後預計可總共套現約50億元,凈賺十倍以上。

  結合其QFII席位的二級市場投資,高盛總體上對酒類、食品、醫藥、零售等大消費板塊頗為青睞,且常能分享優質Pre-IPO項目的“大餡餅”。此前數年間,高盛就曾先後作為原始股東在西部礦業、海普瑞等公司收割暴利。值得一提的是,高盛的減持退出雖然並非賣在最高點,但仍能獲得數倍到數十倍不等的巨幅收益。而從相關A股公司上市後的走勢看,二級市場投資者總體則賺少賠多,部分甚至損失慘重。

  原始股成“搖錢樹”

  口子窖6月16日公告,由高盛管理的投資公司GSCP擬在6月29日起的六個月內,減持合計不超過4093.74萬股公司股票(即全部持股),佔股6.82%。回溯其持股詳情,2008、2009年間,GSCP投資于口子窖的初始資金不到4億元,持股比例最高時超過20%。待此輪減持完畢,預計高盛總的套現規模約50億元,可獲得逾十倍投資收益。

  當然,結合目前的減持新規,GSCP在六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和大宗交易頂格減持也只能拋售6%的股份,如果借助協議轉讓,則單個受讓方的受讓股份比例不得低於5%。因此,其要完成清倉恐怕還需要一點“額外的耐心”,但相對鉅額收益,此亦微不足道。

  其實,口子窖一役的戰績還算不上“輝煌”,在高盛投資A股Pre-IPO項目的案例中,獲利十幾倍、幾十倍是常有之事。如其投資原料藥企業海普瑞就獲利數十倍。

  海普瑞稱得上是2010年A股IPO的明星,發行價即高達148元/股,上市首日股價一度上攻至188.88元/股,瞬間市值高達750億元。

  此後,海普瑞股價連續下跌,低谷時近600億元的市值灰飛煙滅,眾多投資者被深度套牢。不過,作為原始股東的高盛方面(GS DIRECT PHARMA LIMITED)依然成功套現逾20億元,投資收益數十倍。

  其實,海普瑞的“天價發行”本就有爭議。如,海普瑞發行的最大賣點是該公司被稱為“目前中國肝素鈉原料藥行業唯一通過美國FDA認證的企業”。但據媒體調查,當時,在海普瑞的國內主要競爭對手中,至少有三家公司獲得了美國FDA認證。而且,目前來看,自2010年上市後,海普瑞的凈利潤水準除上市當年外,2011至2016年的六年裏始終處於上市前(2009年)的凈利潤水準之下。

  除此之外,高盛在西部礦業的戰例也頗受爭議。2006年7月,高盛旗下Goldman Sachs Strategic Investments(Delaware)L.L.C.以9600萬元投資西部礦業,獲得10%的股份。一年後,西部礦業上市,高盛方面持股解禁後至2009年完成減持,套現約十多億元,回報率逾十倍。但參照西部礦業走勢,在高盛大賺的同時,二級市場投資者則可謂傷痕纍纍。

  與海普瑞類似,西部礦業也是在上市當年達到業績頂峰(17.26億元),此後便江河日下陷於低位徘徊,近兩年的年度凈利潤都還不到1億元。當然,此時的股東榜上,高盛早已離去多時。

  擅長佈局“大消費”

  與上述案例相比,高盛最新的一單Pre-IPO項目規模相對較小。其以Goldman Sachs Shandong Retail Investment S.à r.l.入股利群股份(主營零售業),持有2750萬股,佔總股本的3.2%,為第四大股東,目前持股市值尚不到4億元。

  就投資風格看,高盛似乎對酒類、食品、醫藥、零售等大消費板塊頗為青睞。這一點,也可以從高盛QFII席位“高華-匯豐-GOLDMAN SACHS”的最新持股中體現。截至3月31日,高盛QFII席位共在十家A股公司股東榜亮相,包括重慶啤酒、燕京啤酒、老白幹酒、水井坊、洋河股份等五家酒類公司,此外還有恩華藥業、蘇泊爾及華泰股份、博深工具、啟明星辰。

  再向前溯,高盛還曾深度涉足食品加工業。2011年年中,中國國內豬肉價格漲勢迅猛,而在此之前,高盛曾持有雙匯和雨潤的股權,幾乎影響著國內豬肉市場的半壁江山。

  2006年3月,雙匯集團100%國有股權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正式掛牌轉讓。這家全國最大肉製品企業的改制消息,引來一眾投行。最終,高盛與鼎暉組成的合資公司勝出。這次改制使雙匯獲得迅猛發展,高盛後來的收益也很亮眼。2009年11月,高盛同意將其所持雙匯集團股份一半出售給一家中國基金,總價約1.5億美元,高盛獲利將近五倍多。

  此外,高盛還曾是家電龍頭美的電器(現“美的集團”)第二大股東。而其QFII席位持有的蘇泊爾也是近階段的白馬股。

  那麼,高盛何以能在中國資本市場如此“長袖善舞”?據報道,高盛與國內各大銀行、大型企業都保持著良好關係,以顧問、合作夥伴、投資者的身份穿梭其中。當然,也有市場人士指出,高盛此前之所以屢屢得手、斬獲暴利,除了“人脈”因素,還與市場處於初級階段,監管尚不健全,市場參與者成熟度較低不無關聯。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