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紫光集團大煉晶片:投資300億美元在南京建廠

2017年01月24日 09:01:23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紫光 大煉晶片

  記者 錢童心

  製圖/張逸俊

  中國晶片龍頭企業紫光集團又有大動作。

  日前,紫光集團宣佈投資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56.38億元)在南京建設半導體産業基地,主要生産3D-NAND FLASH、DRAM存儲晶片等,佔地面積約1500畝。建成後,這將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晶片製造工廠,月産量將達10萬片。

  目前國內具有建廠經驗的是中芯國際(SMIC),SMIC在上海、北京建有工廠,目前又擴建了上海、天津和深圳。紫光去年收購武漢新芯(XMC)後所成立的長江存儲也是SMIC建立的。

  紫光集團的這一舉動對於整個晶片行業的影響目前還很難評估。研究機構Gartner半導體行業分析師、研究總監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工業化時期需要大煉鋼鐵,現在資訊化時代需要大煉晶片。不過新時期的晶片産業躍進需要考慮先確保關鍵技術的産品化,然後利用國家資金的支援穩步擴産。”他還提到技術關鍵人才的缺乏,以及需要統籌國家與政府投資項目,避免衝突。

  紫光集團確實擅長收購。在2013年12月和2014年7月,紫光集團先後完成對上市公司展訊、銳迪科私有化,分別作價17.8億美元、9.07億美元。交易完成以後,紫光集團一舉成為中國晶片設計龍頭企業。2014年9月,紫光獲得了英特爾15億美元的投資和20%股權。2015年5月21日,紫光股份以不低於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公司51%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此外,紫光還投資38億美元入股西部數據,6億美元入股臺灣力成。

  幾年前的紫光一度默默無聞,直到2014年,一則超過200億美元的收購傳言,讓紫光名聲大噪。2015年7月,紫光集團非正式地向晶片存儲巨頭美光科技提出金額高達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但遭到了美光的拒絕,據悉是因為美光擔心美國政府基於資訊安全方面的考慮阻撓此樁交易。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紫光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很早就開始密切注意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動向,包括設立半導體戰略委員會等,聽取一些政策上的意見。目前雖然還沒有看到政策法規方面的變化,但是特朗普上臺後,可能傾向對中國更加嚴厲地打擊,雙方的較量有升級趨勢。”

  去年美國總統科學技術諮詢委員會(PCAST)發表的一份名為《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領導地位》的報告中提到,中國的半導體的崛起,對美國已經構成了“威脅”,委員會建議政府對中國産業加以限制。

  事實上,美國出口的一半以上晶片都銷往中國。

  儘管美國在晶片行業仍然佔據領先地位,但是美國擔心晶片的主導地位將逐漸向中國轉移。目前英特爾、美光和高通是中國最主要的晶片供應商。中國正在推出一項1500億美元的世界級規模的半導體發展計劃,旨在擺脫傳統對於西方製造晶片的依賴。

  研究機構Gartner的報告稱,為了實現指導方針中的既定目標,國家整合電路産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CICIIF)的首輪基金約為200億美元,但據市場估算,當地政府與國有企業的投資總額首輪將超過1000億美元。截至2016年9月,在CICIIF批准的100億美元基金中,約60%投向了晶片製造,27%投向晶片設計,8%投向封裝與測試,3%投向設備,物料投資則佔比為2%。

  “1000多億美元的投資將令中國本土半導體企業的營收到2025年提升3倍。” Gartner指出,到2025年,30%面向本地PC和伺服器的處理器將通過現有處理器廠商簽訂許可證協議的形式在中國境內設計與製造。

  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紫光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5年實現30%的目標可能還是比較樂觀的。由於半導體産業鏈比較長,涉及到一些細分行業,國內的晶片的很多環節還做不到完全自主性。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此輪投資中,半導體設備提供商將會看到中國市場對於新的晶圓加工廠需求不斷增加。盛陵海指出:“雖然大部分廠家的工藝無法在近期內達到世界領先水準,但12英寸與8英寸晶圓廠的新增産能將在2020年之前對現有的晶圓代工廠市場造成一定影響。截至2025年的第二輪投資將基於市場的成功經驗重點注入更加先進的技術工藝。”

  為了確保IT基礎設施和設備自立自足,中國政府多年來一直投資開發不同架構的高性能處理器,包括x86、ARM、Power和Alpha,但依然難以使之商業化並推向主流市場。盛陵海表示:“雖然目前高端晶片市場基本被英特爾壟斷,不過國內伺服器對國産化是有要求的,晶片方面就要看高通的合資公司華芯通了,而且AMD也有授權,還有ARM的平臺,再加上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會促進國內更快地發展本土半導體行業。”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