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業績逐年下滑使紅蜻蜓交道口分店已經供不起店租,目前該店已進入“撤店倒計時”
在交道口不到800米的街道上,多家實體店都已撤店
“合同到期,撤店狂甩”、“不幹了,緊急處理!”年底時節,越來越多的實體店加入撤店行列。關門歇業的不僅有小門店,還有大型商超、知名老店,近日,一份2016年最新實體店關店名單在坊間流傳,引發公眾唏噓。對於實體零售業集體衰退的原因,北京服裝學院市場行銷專家趙洪珊認為,不僅源於電商衝擊,還有經營成本上升、實體經濟放緩等。
故事
供不起租金 紅蜻蜓一年關多家店
三隻鞋盒摞在一起搭成臨時小餐臺,鞋店售貨員小關在門店角落埋頭吃著午餐:素炒馬鈴薯絲、涼拌豆腐皮,主食是饅頭。菜味在空氣中瀰漫,每個進店的顧客都能聞到。小關在這家店工作五年多,幾乎每頓工作餐都是這麼簡樸,尤其是近兩年來,店舖生意越來越冷清,到手的工資也越來越少,“能吃飽就不錯了。”這些天小關心裏一直盤算著一件大事,公司將如何支付自己遣散費。眼下,紅蜻蜓皮鞋皮具專賣交道口分店的玻璃窗和玻璃門上,幾乎貼滿了撤店告示:“撤店倒計時”、“賠錢也要甩”、“僅剩2天”、“備足年貨,回家過年”,但是進門選貨的顧客卻寥寥。
“品牌定位有問題,”小關説,“款式老,年輕人不喜歡,適合中老年人,但老年人又不好穿,鞋瘦,還給你來個大高跟兒,賣誰去呢!”因此店裏一來貨小關就生氣,就知道這東西不會有人買。根據5年多的工作經驗,她認為交道口這個地段還不錯,守著公交車站,步行十分鐘可達旅遊區南鑼,周邊有超市、麵包店、飯館、酒店、東城區文化館、圖書館、醫院,不用愁客流量,但就是店裏的貨品沒有競爭力。在小關看來,門店不景氣面臨關閉的重要原因,不是售貨員的推銷能力不行,而是公司配貨更新跟不上,“鞋和服裝一樣屬於搶季銷售産品,比如冬天一過夏款就得上市了。可是我們這兒,該賣棉靴的時候一雙沒有,顧客誰還等著你有貨啊,肯定去別地兒買去了,等你回頭再上棉靴的時候,人家都買差不多了,你的銷售量當然就不行了。”小關的這一席話如竹筒倒豆子般,宣泄了她心中積壓許久的鬱悶。
銷售業績逐年下滑已經使紅蜻蜓交道口分店供不起店租。據了解,該店舖面積約30平方米,年租金26萬元。也就是説,每平方米年租金8.66萬元。“所以這個店平均每天要賣4000元到5000元流水,才能看得到利潤。”小關説。這家店開業已有8年,前幾年生意還不錯,然而回顧2016年,店舖銷售狀況持續疲軟,有時候一天就賣1000來塊錢,甚至幾百塊錢,“可不就是幹賠錢嗎。”説到這裡小關兩手一拍,發出清脆的響聲,與她此時焦急的心情十分匹配。據小關透露,原來北京有紅蜻蜓連鎖店100多家,可是去年北京有好多家紅蜻蜓關門撤店,僅夏天的時候就撤走了5、6家。
在紅蜻蜓官網上可以看到,公司經營狀況不容樂觀。三季報顯示,2016年1—9月,紅蜻蜓實現營業收入19.75億元,同比下降6.56%,陸續關閉153家業績較差的實體店舖。對此紅蜻蜓分析,主要原因是國內宏觀經濟不景氣,消費品市場需求放緩,鞋類行業産品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