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哈工大原副校長的煩惱:st工新25億收購業績去哪了

2016年12月08日 10:24: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經濟網12月8日訊(記者 郭曉偉)近日,ST工新因違規信披高管被處罰一事,在資本市場傳的風風雨雨。作為上市公司核心高管,董事長、原哈工大副校長張大成也被通報批評。

  查詢發現,自2014年業績連續虧損以來,張大成一直忙於扭虧。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ST工新鉅額虧損,似乎並非經營不善如此簡單。

  當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炮轟ST工新稱,“腐敗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工大高新的經營狀況和虧損根源是什麼?”不過,ST工新方面並未做出正面回應。

  其實,早在2006年,據《新京報》報道,因牽涉一起經濟案件,ST工新董事長、法人張大成正配合調查。

  2014年10月末,ST工新停牌尋求收購。7個月後,ST工新攜一份25億的收購預案復牌,連開19個一字漲停板,股價也由停牌前的6.07元瘋漲至37.21元。

  當時,被收購標的漢柏科技承諾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實現凈利潤分別不得低於1.85億、2.31億和2.78億。而在去年10月份,ST工新中止收購。

  恢復收購後,漢柏科技對凈利承諾進行了調整,2016年—2018年凈利分別不低於2.31億、2.78億和3.31億。另,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漢柏科技營收8.80億,凈利潤1.14億。

  參照調整前數據,漢柏科技如果要完成2015年1.85億的利潤承諾,則去年四季度,漢柏科技凈利水準應高於0.71億水準。

  另外,在今年三季報中,ST工新公告稱,已將漢柏科技財務納入報表。財務數據顯示,前三季度,ST工新營收8.51億,凈利潤虧損0.7億。

  既然已經把漢柏科技納入財報,為何ST工新依然鉅額虧損?漢柏科技2015年全年盈利情況到底如何?11個月已經過去,漢柏科技又為上市公司貢獻了多少利潤呢?一系列問題在上市公司已披露資訊中都難覓影蹤。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ST工新董秘辦,對方表示,“三季報只合併了漢柏科技9月份的財務數據。至於業績承諾,如果完不成,標的實控人會按照方案進行補償。”

  ST工新業績連續虧損

  進入2014年,ST工新突然陷入業績虧損的泥潭。

  一季報數據顯示,公司當季營收1.80億,同比下滑9.10%;凈利潤虧損788萬,同比下滑338.56%。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ST工新共實現營收3.79億,同比增長7.29%,但是凈利潤依然虧損2039萬,同比下滑58.59%。

  截至三季度,公司共實現營收5.91億,同比增加12.89%;凈利潤方面,虧損2377萬,同比下滑680.39%。

  對於虧損的原因,ST工新表示,“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行業競爭加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創最近五年最低水準,公司各項經營遇到更多困難和壓力”。

  劉姝威炮轟ST工新

  不過,在劉姝威眼裏,ST工新虧損的原因並非如此。

  劉姝威公開指出,“工大高新是哈工大控股的上市公司。哈工大控股工大高新的目的應該與哈工大科研成果轉移有關。但是我們看到,工大高新的主營業務是大豆深加工、乳製品、商業場地出租和商品銷售,這些業務與哈工大的專業毫不相干”。

  劉姝威的言論並非毫無根據。ST工新的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2013年除了哈爾濱紅博廣場有限公司有908.56 萬元凈利潤和一家酒店有5.75 萬元凈利潤以外,其他子公司有少則幾百萬元,多則幾千萬元的虧損。

  一家本應靠轉換科研成果的上市公司,為什麼會連連虧損?劉姝威公開提出質疑稱,“哈工大控股工大高新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工大高新董事長張大成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為什麼工大高新會如此經營?”

  劉姝威還提出,如果ST工新能夠把哈工大具有國際水準的科研成果向製造企業轉移,這些製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將明顯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將迅速提高。

  不過,張大成卻選擇了更為快捷的途徑。

  收購漢柏科技迎19個漲停

  2015年5月份,ST 工新發佈收購預案。

  公告顯示,擬以25億的價格收購漢柏科技全部股權,並以鎖定方式發行股份募資8.3億。

  漢柏科技實控人彭海帆承諾 2015 年度、 2016 年度和 2017 年度實現的經審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不得低於1.85億、2.31億和 2.78億。

  披露數據顯示,2013年,漢柏科技營收8.77億,凈利潤1.15億;2014年,營收10.56億,凈利潤1.29億。

  復牌交易後,工大高新連續開出19個一字漲停板,股價暴漲超過5倍。

  而到了2015年10月份,ST工新卻因“需延期報送反饋意見書面回復材料”,而選擇了中止收購。

  今年1月份,ST工新再次發佈了收購資産評估報告。

  數據顯示,2012年漢柏科技營收12.05億,凈利潤1.51億;2013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8.77億、1.15億;2014年營收凈利潤為10.56億和1.29億;2015年上半年,漢柏科技營收5.76億,凈利潤0.76億。

  漢柏科技調整業績承諾

  由於收購未能在2015年年內完成,標的方漢柏科技對業績承諾進行了調整。

  公告稱,漢柏科技承諾2016年—2018年凈利分別不低於2.31億、2.78億和3.31億。在業績補償方面,公告稱,如果實現的凈利潤低於上述承諾,彭海帆應就未達到預測凈利潤部分的92 %、工大高總應就未達到預測凈利潤部分的 8%對上市公司進行股份補償;彭海帆擁有股份不足以補償的,應自籌現金進行股份補償。

  利潤承諾時間週期順延,而標的方漢柏科技的實際運營卻依然很難尋覓。

  今年4月份,信達證券和國海證券就收購預案提供了一份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查閱數據發現,漢柏科技2013年和2014年數據一致;在這份財務報告中,項目審核截至日子變成了2015年9月30日。

  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漢柏科技營收8.8億,凈利潤1.14億。

  ST工新信披違規

  今年,業績預喜成了ST工新的痛點。

  2016年1月28日,ST工新披露2015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2015年年度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萬元左右。

  4月20日,公司披露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15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36萬元。4月22日,公司披露2015年年度報告,公司2015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36萬元。因公司2014年、2015年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自2016年4月25日起,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另外,今年披露半年報之前,ST工新再次發佈了業績預喜。7月15日,上市公司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 2016 年半年度經營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000 萬至 3000 萬。

  8月底,ST工新發佈半年報業績,喜報落空。數據顯示,上半年,ST工新實現營收4.58億,凈利潤虧損0.58億。

  張大成等 5高管遭上交所處罰

  類似的問題也受到了監管部門的注意。

  11月16日,針對ST工新信披問題,上交所下發了相關處分的決定。

  公告內容顯示,經進一步核實,公司業績預告不準確主要係因相關交易的資産處置收益未能在2015年確認,公司財務總監王梅作為公司會計負責人,未審慎處理公司業績預告編制的相關會計處理事宜,未勤勉盡責,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公司董事長張大成、總經理姚永發、董事會秘書呂瑩、審計委員會召集人祝丹寧未盡督促義務,也未勤勉盡責,對公司的違規行為負有責任。上述人員的行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第2.2條、第3.1.4條、第3.1.5條、第3.2.2條的規定以及其在《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及承諾書》中做出的承諾。

  鋻於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紀律處分委員會審核通過,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7.2條、第17.3條、第17.4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本所作出如下紀律處分決定:對哈爾濱工大高新技術産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時任財務總監王梅予以公開譴責;對公司時任董事長張大成、時任總經理姚永發、時任董事會秘書呂瑩、時任獨立董事兼審計委員會召集人祝丹寧予以通報批評。

  漢柏科技業績承諾之謎

  此外,對比ST工新多次披露數據發現,雖然漢柏科技順延了業績承諾週期,但其首次披露的2015年完成1.85億的業績承諾,顯然高不可及。

  今年1月份,公開的資産評估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漢柏科技實現營收5.76億,凈利潤為0.76億。

  4月份,另一份獨立財務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漢柏科技實現營收8.8億,凈利潤為1.14億。換句話説,2015年三季度當期,漢柏科技共實現了凈利潤0.38億。盈利水準基本與前兩個季度持平。

  照此方法推算,2015年全年,漢柏科技的凈利潤水準約能維持在1.50億—1.55億區間。相比承諾利潤1.85億,還有不小差距。

  “如果根據已披露數據計算,漢柏科技第一次的利潤承諾已基本落空。”一位行業分析人士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簡單的説,漢柏科技完成業績承諾還是存在一定的壓力。

  今年一季度,ST工新實現營收2.16億,凈利潤虧損0.23億。半年報數據顯示,ST工新上半年營收4.58億,虧損0.58億。三季度,漢柏科技財務報表正式併入ST工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ST工新營收8.51億,凈利潤虧損0.7億。

  詳細算來,一季度ST工新虧損0.23億,二季度虧損0.35億,三季度虧損0.12億。納入漢柏科技後,ST工新單季虧損額度明顯減少。

  除了營業額的大幅增高和虧損幅度的減少,在ST工新三季報並未披露漢柏科技其他詳細數據。ST工新董秘辦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工商變更時間的問題,上市公司只納入了漢柏科技9月份的財務數據。”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