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總額3.72萬億遠超凈利潤

2016年11月02日 13:37:57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夏 芳

  伴隨著三季報的收官,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指標全部展現出來。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1日,A股2958年上市公司中,2883家都有應收賬款,總額合計3.72萬億元,而去年同期該金額為3.26萬元,同比增長14%。

  在業內人士看來,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流動資産,其金額多少與企業的週轉資金密切相關。應收賬款過多,企業的流動資金會減少,嚴重的會導致資金鏈斷裂。而應收賬款過少,可能是企業銷售量少,也可能是應收賬款到賬速度快(週轉率),前一種情況明顯不利,後種情況能很好的增加企業流動資金,但可能會影響潛在的客戶消費者。為此,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機制對於企業發展來説,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4%

  根據統計顯示,2883家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總金額合計為3.7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46萬億元。其中,應收賬款金額超過千億元的公司有3家,它們分比為:中國中鐵、中國建築和中國鐵建,在報告期內,公司的應收賬款分比為1604.35億元、1572.13億元、1339.86億元。應收賬款金額超過百億元的公司有52家,而應收賬款金額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548家,1億元-10億元之間的公司有1704家,千萬元級別的公司有470家。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應收賬款最多的公司當屬中字頭企業,除了中國中鐵、中國建築和中國鐵建外,中國中車、中國交建、中國中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電建,它們今年前九個月的應收賬款分別為:821.7億元、817.9億元、689.7億元、619.3億元、582.9億元、397.3億元,根據中國中鐵三季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各項業績指標均實現積極增長,速度高於市場預期。2016年1月份-9月份,公司營業總收入4417.55億元,同比增長2.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總額92.45億元,同比增長16.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8.45億元,同比增長19.41%。經營業務方面,2016年前9個月,公司新簽合同金額7262.3億元,同比增長31.7%;按地域劃分,國內新簽合同額6,470億元,同比增長29.5%,海外新簽合同額792.3億元,同比增長118.7%。

  通過三季報數據可見,中國中鐵在報告期內實現了各項指標的同比增長,但是公司的應收賬款也同比增加,在報告期內,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為1604.35億元,而去年同期,該金額為1579.5億元。

  對於應收賬款的解釋,公司表示,主要因為公司的應收工程款和未到期的質保金增長所致。

  應收賬款多於凈利潤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A股2958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合計22.43萬億元,而去年同期的營業總收入為21.62萬億元,同比增長3.7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2.08萬億元,2015年同期為2.04萬億元,同比微增0.04萬億元,增長幅度為1.96%。

  而從個股來看,2958家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的上市公司有1929家,佔比達65%,1026上市公司實現了凈利潤的同比負增長。另外,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在三季報中依然存在。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2955家上市公司今年前9個月實現凈利潤為2.08萬億元,而這一金額遠遠低於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達到3.72億元,比凈利潤多出1.64萬億元。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一項重要流動資産,也是一項風險較大的資産。完善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機制,對加快貨款回收、防範財務風險、提高經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而如果企業的應收帳款管理不到位的話給企業將會帶來致命的危機,造成債務糾紛的産生,同時增加企業的討債成本和管理成本,而部分企業本身的財務風險抵抗能力較差,將會給企業帶來直接的打擊。

  同樣,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應收帳款過高存在一個很大的風險,若應收帳款對方財務狀況較差或信用較差,就有可能從應收帳款變成呆壞帳,從而影響上市公司的過往業績。

  沈萌表示,應收帳款過高也反映出上市公司急於擴張營收規模的心態,這在當前經濟下行期間屬於無奈之舉。但這種情形並不值得提倡,因為應收帳款過高所蘊藏的潛在風險一旦爆發,對於上市公司的財務健康和股東權益會有很大傷害。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