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11地公佈企業工資指導線 僅北京一地上調“上線”

2016年09月09日 09:21:47  來源:法制晚報
字號:    

  11地公佈企業工資指導線

  多地“基準線”回落10%以內 工資“上線”僅北京一地上調 專家解讀:職工工資只是增速減緩

  日前,河北省人社廳發佈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企業職工貨幣平均工資增長上線(預警線)為13%,中線(基準線)為8%,下線為3%。

  《法制晚報》記者梳理髮現,自8月份以來,包括北京、山東、四川、陜西、江西、河北等在內的11個省份密集公佈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與2015年相比,上述地區企業工資增長指導線多為持平或下調。

  11省份公佈企業工資指導線

  日前,河北省人社廳發佈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企業職工貨幣平均工資增長上線(預警線)為13%,增長中線(基準線)為8%,增長下線為3%。工資指導線適用於企業在崗職工工資分配,企業支付給提供正常勞動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同時,河北省還對企業應用在工資指導線中的三種不同的情況進行界定。經濟效益好或單位産品工資含量低於同行業平均水準的企業,應在工資指導線中線與上線安排工資增長;企業經濟效益低速增長,企業人工成本狀況處於同行業平均水準,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與全國同行業平均水準相當,應在下線與中線之間安排工資增長。

  法晚記者發現,自8月份以來,還有多地密集公佈了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公佈2016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雲南、陜西、江西、四川、內蒙古以及新疆等11個省份。

  多地“基準線”回落10%以內

  記者梳理髮現,與2015年相比,已經發佈企業工資指導線的11個省份大多數省份都下調今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增速。

  從企業工資指導線中的“基準線”一項為例,很多省區市較2015年的水準均有所下降,從此前普遍超過10%,一下回落到10%以內,進入工資增長“個位數”時代,告別過去的高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總體看降幅不大,例如,天津從10%降為9%,雲南從10%降為8%,多數降幅約為1%—3%左右。

  分析人士認為,不斷增高的中國工人工資,使中國製造業成本攀升,導致製造業外遷,企業工資或進入增速放緩的新常態。

  多地出臺措施促指導線落地

  法晚記者還發現,在河北發佈企業落實工資指導線的同時還制定了相關措施,以增強工資指導線的實施效果。河北省要求,各地和省直有關部門要研究建立企業落實工資指導線通報制度,對有效益故意不增加工資或工資水準偏高增長過快的兩類企業定期予以通報。

  除河北外,還有多地也制定了相關措施。例如 北京市人社局也提出,效益情況與往年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參照“下線”安排本企業的工資增長水準;經營虧損、職工工資發放出現困難的企業,經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工資可以零增長,但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

  天津則提出,2016年全市企業工資指導線的基準線為9%;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線為3%,且企業支付職工工資不得低於天津市的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上線為16%。不能按工資指導線安排工資增長的企業,應向職工説明原因。

  關鍵詞:

  企業工資指導線

  企業工資指導線是各地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社會發佈的年度工資增長水準的建議。具體而言,企業工資指導線分為上線、基準線和下線三項。其中上線又被稱為“預警線”。是由當地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社會發佈的年度工資增長水準的建議,但同時也是國有企業實現工資總額管理的重要手段。

  儘管企業工資指導線並不具有強制約束力,但卻仍具備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意義。同時,它仍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準提供參考依據,企業與職工工資協商的參考依據,也與每年企業工資增長的實際情況基本一致。

  “預警線” 僅有北京一地上調

  不僅“基準線”均下調,這11個省區市的“上線”(預警線)也有所下調,各地均維持10%以上,但普遍降幅較大,多數下調4%-5%,最高達到7%。而“下線”則有少數省份與去年持平,另外,僅有北京一地上調0.5%。

  從具體情況來看,北京、天津的降幅都較小。這11個省區市中,天津的“上線”和“基準線”都最高,分別達到16%和9%;其次為北京,分別為15%和9%。與之相反的,山西省的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上線”從18%降為11%,在11個省區市中降幅最高,達到7%。而山西的“基準線”為7%,也為最後一名。

  同時,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調幅度也與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相對應。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天津的GDP增速達9.2%,山西省的GDP為增長3.4%。

  “下線”普遍降幅不大,調整後大多維持在3%。天津、內蒙古、山西、雲南、新疆等5省份均與去年持平。另外,北京的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線則由3.5%上調至4%。

  解讀 職工工資並非下降 而是增速減緩

  9月2日,中國政府網發文稱,部分地區適當下調工資指導線“上線”和“基準線”,是基於全國經濟面臨的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期等疊加作用而作出的決策。文章指出,從歷年數據來看,工資指導線的持平或下調,與當期宏觀經濟總體走勢基本保持一致。2014年以來,多地工資指導線連續下調,反映了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用工成本上升且利潤空間縮小的現實情況。

  當前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成本”是重要任務之一。上個月22日,國務院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方案》也提出,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上漲,要求工資水準要保持合理增長,完善最低工資調整機制,以及健全勞動力市場體系,並且統籌兼顧企業承受能力和保障勞動者最低勞動報酬權益,指導各地合理確定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幅度和調整頻率。

  此外,有專家指出,根據企業指導線的性質來看,職工工資並非下降,而是增長速度有所減緩。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