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處方藥外流“誘惑”醫藥電商 藥店股業績迎新增長點

2016年09月09日 08:29:15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週四A股繼續低位盤整,上證指數收盤上漲0.13%。盤面上,受益於處方藥外流主題的九州通表現強勢,全天漲幅超過9%。而記者獲悉近期廣東健客等醫藥電商企業紛紛佈局處方藥外流業務。

  有機構分析認為,處方藥外流可能帶來的萬億元級別市場,引來不少醫藥電商佈局。這也使得A股市場部分藥店、醫藥流通等龍頭公司迎來新的機遇。

  處方藥市場巨大

  目前,我國雖然未打開網售處方藥的大門,但處方藥巨大的市場讓醫藥電商等相關企業難以抵擋其“誘惑”。記者獲悉,國內醫藥電商廣東健客首家DTP藥房日前開業,為承接處方藥外流鋪路的重要一步。

  所謂的DTP模式,就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模式,區別於傳統的醫院配藥,根據執業醫師的處方,以病人或者家屬指定的時間和地點提供服務或送藥到府,並且關心和追蹤病人的用藥進展,提供用藥諮詢服務。而DTP藥房在國內雖不多見,但在國外早已是一種成熟的處方藥銷售模式。

  今年7月,發改委公佈了《關於促進醫藥産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明確提出醫藥機構不得限制處方外流。

  “雖然這些處方藥不可能都流出醫院系統,但至少週邊的企業可以有機會來爭搶這部分蛋糕。我們認為,隨著醫療醫藥體制改革,未來處方藥外流的規模肯定會越來越大。”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醫藥人士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

  2014年到2015年,醫藥電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使得不少藥店很著急,一些上市公司加大電商投入,今年上半年部分上市公司也因此影響了業績報表。不過,根據記者了解,多數機構人士稱,處方藥外流等改革對藥店和醫藥流通企業來説將是新的機遇。因此,A股相關上市公司經過持續調整之後,有望迎來估值重估。

  為零售藥店帶來直接利好

  記者對比發現,《關於促進醫藥産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要求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藥品通用名開具處方,並主動向患者提供處方,保障患者的購藥選擇權;推進各類所有制醫療機構設備共用,推動醫療機構間檢查結果互認。

  中泰證券分析師程嬌翼就表示,這也使得“禁止醫療機構限制處方外流”的政策再次得到明確,這對於零售藥店企業的發展是一個強刺激信號。而巨大的處方藥流入將對零售藥店帶來直接利好,如直接使得處方藥特別是慢性病和大病藥品的銷售增長;同時,患者數據的積累使得藥店從單純的醫藥零售方延伸為醫藥服務商。另外,醫藥零售企業的藥品流通加快也將間接促進醫藥流通企業業績增長。

  在A股市場上,包括藥店、醫藥流動等子行業有望直接受益,如老百姓、一心堂、益豐藥房、國藥一致、國藥股份等。(記者張忠安)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