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IMF警告中國存在信貸泡沫風險 應採取行動

2016年08月15日 09:37:37  來源:參考消息
字號:    

  據外媒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8月12日再次對中國的債務尤其是企業債務的快速增長髮出警告,指出中長期內依賴於信貸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並敦促中國採取“決定性行動”,以消除因重要的改革措施得不到落實而出現的陰霾前景。

  政府舉措成功提振經濟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8月12日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當天再次對中國的債務尤其是企業債務的快速增長髮出警告,指出中長期內依賴於信貸的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並敦促中國採取“決定性行動”,以消除因重要的改革措施得不到落實而出現的陰霾前景。

  在關於中國經濟的年度報告中,IMF承認中國採取的財政和貨幣等刺激措施改善了短期增長前景。儘管該組織的經濟學家承認中國為獲得可持續增長採取的結構性改革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一些關鍵領域仍缺少作為,如減輕債務和國有企業的調整轉型。

  報告指出,如果沒有改革,經濟可以在短期內維持高增長,但在中期內可能出現疲軟,經濟急劇減速的風險將會增加。2016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符合中國政府的預期。在最新發表的世界經濟前景報告中,IMF維持對中國2017年6.2%的增長預測。

  中國經濟正經歷大範圍的結構性轉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提高服務行業的權重並降低工業的比重;降低公共投資的重要性,同時提升國內消費在經濟中的地位;降低對信貸增長模式的依賴。IMF認為,這三方面的推進並不均衡:向服務業轉型已經取得巨大進展,向消費轉型進展適度,而在減少信貸依賴方面進展很小。

  企業債務可控但隱患大

  IMF認為,中國的企業債務仍然可控,但敦促中國政府要立即採取行動。

  報道稱,中國已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降低企業的資産負債率,如用股權置換債務等,但收效甚微。問題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IMF估計,中國國企的債務規模達到所有企業負債的55%,但卻只貢獻了經濟總産值的22%。

  IMF提出,中國應採取旨在減少這些脆弱性的宏觀經濟政策,但這有可能意味著短期內較低的經濟增長率。如果立即實施改革,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可能將降至5.5%到6%之間,但隨後會接近6.5%。

  據路透社8月12日報道稱,IMF當天稱,中國需要放慢信貸增長速度,停止向經營狀況不佳的企業放貸。IMF中國項目負責人詹姆斯·丹尼爾在中國經濟年度評估報告中説:“中國的企業債務仍然可控,但企業債務相當於GDP的約145%,無論以何種指標來評估都屬於高水準。”

  報道稱,IMF敦促中國調低不可持續的高增長目標,收緊預算限制,特別是針對地方政府和國企的限制,從根本上解決信貸增長風險問題。丹尼爾説:“這要求該國制定全面戰略並採取果斷措施來解決企業債問題。”

  促推進經濟可持續增長

  據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8月12日報道稱,IMF預計中國未來幾年經濟增長將持續放慢。在其最新的中國經濟評估報告中,該組織預計自2020年起中國的增長率將降至6%以下,並要求中國領導人果斷採取行動保護經濟實現均衡持續增長。

  報道稱,IMF雖然明確稱讚中國在諸多結構性改革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進步,特別是在利率自由化和農村城市化方面。儘管如此,經濟改革仍然很複雜、具有挑戰性,並且可能面臨波折。

  該組織預計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略有放慢,從去年的6.9%降至6.6%。原因主要是私人投資減少和海外需求減弱。IMF建議減少對貸款和國家投資的依賴,並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也就是説私有化。

  報道稱,生産力往往不高的國有企業被認為問題嚴重,因為它們的負債越來越多,銀行可能因此面臨相當大的問題。IMF建議銀行降低貸款風險並提高資本充足率。

  IMF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僅為6.2%。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長率將降至6%,隨後到2020年將跌破這個關口,降至5.9%。

  資料圖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標誌。(圖片來源於網路)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