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商業

全球家電IT展向中國集結 日媒:因購買力增長迅速(圖)

2016年06月06日 15:39: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資料圖片:消費電子展

消費電子展資料照。參考消息網

  日媒稱,隨著物聯網的普及,世界知名的家電及IT技術展銷會正在向中國集結。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全球家電電子展為何向中國集結》的報道稱,4月下旬在深圳舉行了CE CHINA,5月中旬上海舉行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同樣是在上海,6月底還將舉行世界移動大會(MWC上海)。由於夏普和東芝等日本家電企業日漸式微,日本代表性的家電展“CEATEC”的影響力和聚客能力在不斷下降。

  2015年的臺北國際電腦展只吸引了副總裁級的高管訪問臺北。臺灣媒體紛紛指出了這一問題。原因是在2015年臺北國際電腦展之前,CES ASIA在上海首次舉行。CES是每年1月在美國拉斯韋加斯舉行的世界最大規模家電IT展銷會,由於其亞洲版在上海首次舉行,該領域的歐美知名經營者齊聚上海。另一方面,中國IT巨頭聯想集團也在當年5月下旬在總部所在地北京首次舉行了自己主辦的展銷會,英特爾和微軟等美國主要企業的領導人前往北京發表了主題演講。

  歐美的展會如今為何偏偏向經濟減速引發擔憂的中國集結呢?

  原因有以下幾點:如今IT産品的主流不再是個人電腦,正在轉向智慧手機等便攜終端;正如從最近中國大陸游客的“爆買”中看到的那樣,雖然經濟增長率下降,中國大陸的中産階層崛起帶來的購買力的增長仍令人吃驚;中國此前被視為世界的生産基地,如今正在轉變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德國調查公司捷孚凱的總經理于爾根預測稱,從世界中産階層的分佈來看,2009年亞洲地區中産階層僅佔28%,但到2020年將達54%,2030年更將增至66%。尤其是中國大陸市場增長迅猛,已佔到世界家電消費支出(約1萬億美元)的1/4,很快將超過世界最大市場美國。

  另外,中國大陸在第一時間涉足無人機和可穿戴終端等最新物聯網設備的製造,並在該領域領先全球。

  日本家電企業拘泥於此前取得巨大成功的電視,臺灣企業也遲遲未能完全走出通過個人電腦構建的全球供應鏈。這正是成功者試圖保護過去技術的所謂的“創新者的窘境”。

  CES和CES ASIA的主辦團體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的總裁加裏·夏皮羅闡述運營方針時指出:“只要是國防以外面向消費者的技術和産品,不管是B2C還是B2B,全部都將被納入(展會)。”

  另一方面,主辦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的德國柏林國際展覽公司自2016年起在中國舉辦CE CHINA。IFA負責人延斯·海特克解釋進駐中國的理由是,“與增長率已經放緩的歐美家電市場相比,中國市場明顯受到期待”。他表示:“中國的中産階層具有對歐美家電品牌的強烈憧憬。”

  在進駐中國的時機上,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主辦的“MWC上海”走在前列。該協會每年2月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世界最大手機展銷會“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據該協會調查,中國大陸手機入網人數達到約7億人,為世界最大規模;從接入量來看,智慧手機的利用率也達到約70%,遠超歐洲市場。對於歐美的家電IT企業來説,拓展中國大陸市場正在成為重要戰略。

  在被中國搶佔先機之前,日本家電和IT行業以及政府應進一步匯集國內智慧,努力加強面向海外的技術和資訊宣傳能力。國際展會向中國集結,或許是向日本提出的一個課題。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