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雲南最嚴旅遊禁令實施前1天:遊客仍被強制購物

2017年04月18日 06:49:29  來源:央視新聞
字號:    

  原標題:雲南旅遊:多年頑疾,能治好嗎?

  ——《新聞1+1》2017年4月17日完成臺本

  (節目導視)

  導遊:

  花不起就下車,快點下去,沒有錢就不要出來了。

  解説:

  超低價、惡導遊、強購物,雲南旅遊

  亂相多年。

  雲南省佳盟花市 商戶:

  都是賣遊客的,值個三四百塊的珠寶,它賣幾千幾萬幾十萬的都有。

  解説:

  本月15日22條最嚴新規,誓言改變現狀。

  雲南省省長 阮成發:

  我們治理旅遊亂象也治理多年,往往容易好一陣差一陣,緊一陣,松一陣,這一次我們必然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必然會傷筋動骨。

  解説:

  《新聞1+1》今日關注:雲南旅遊:多年頑疾,能治好嗎?

  主持人 張羽: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七彩雲南旅遊天堂,這是雲南旅遊的宣傳口號,確實作為旅遊資源大省,雲南旅遊可以説是享譽海內外。據統計2016年底到雲南旅遊人次達到4.3億人次,這是相當龐大的數字。那麼這兩天雲南旅遊卻出現了一些特殊的景象,我們來看,2017年4月17日曾經熙熙攘攘人滿為患的雲南民族村翡翠城卻變得空空蕩蕩,這是雲南著名的旅遊購物定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在4月15日,雲南省出臺了被稱為是史上最嚴的旅遊市場整治措施,這是針對之前曾經發生的一些旅遊亂象,那麼這個整治措施其中一點重要措施就是關閉一些定點的旅遊購物場所,那麼這些整治措施主要是針對雲南旅遊哪些亂象,能否取得長效機制,會取得什麼樣的效果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關注的主題,我們首先來看這些措施出臺的情況。

  解説:

  去年,從杭州到昆明再到西雙版納,有旅行社,報價1000元。低價,是主打廣告。

  解説:

  今天,僅從昆明到大理,一天團費就要950元。“純玩”,成為各旅行社的宣傳。去年,跟團購物點“密玉珠寶”,還是熱鬧非凡。今天,同樣的地方,連服務員都不見了蹤影。

  雲南旅遊,從本月15號開始,忽然變了樣。因為,被輿論稱為“史上最嚴”的《雲南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正式開始施行。22條規定,“堅決取消旅遊定點購物”、“堅決下架不合理低價産品”,是治理的重中之重。同一天,雲南很多地方,都派出了執法檢查組。

  大理州旅發委工作人員 李建鋒:

  我們總共這個組有16個點,每個點上有2個人,具體地説,就是負責嚴厲地查處旅行社是否在合同約定之外,是否還安排旅遊團隊進入我們的購物店。

  解説:

  大理州,32人16個點,設卡、蹲點,從嚴檢查。除了省裏規定,大理還加碼了自己的旅遊禁令,共6個方面40條措施;在麗江,15號當天,當地旅遊部門出動60余人,對32家購物店進行巡查。但是,就在“最嚴旅遊禁令”實施前一天,記者看到的,還是另外一番景象。

  4月14日,昆明市佳盟花市,大大小小的旅遊客車擠滿了院子,三五成群的遊客,有的剛剛買過商品。

  遊客:

  不是那種特別直接説強迫,他是比較婉轉地強制,還是強制。比如今天購物,購物來到這裡以後,我説我不想購物,不想購物也得進去。

  解説:

  一天之隔,同一個購物點,出現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記者:

  今天還能買東西嗎?

  佳盟花市工作人員:

  沒有東西,都在收東西了。都在收東西,都搬完了。

  解説:

  雲南旅遊,各界關注,22條新規,能帶來什麼變化?就在今年三月的全國兩會,雲南省省長阮成發,就做出了明確承諾。

  雲南省省長 阮成發:

  這些亂象確實令人生恨,但這個恨我理解不是仇恨的恨,是恨鐵不成鋼,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甚至麻木不仁。我們即將出臺雲南史上最嚴的治理措施。力爭一年時間,從根本上改變雲南旅遊亂象。

  張羽:

  被成為史上最嚴的旅遊整改措施,全稱是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為什麼稱作是史上最嚴呢,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措施全面細緻、具體,而且嚴厲。另一方面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雲南省政府承諾要在一年內讓雲南旅遊市場的秩序明顯根本好轉。措施涉及到七個方面,我們看涉及到加強旅遊購物管理、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改進導遊管理方式、加強景區景點監管,這是涉及到旅遊市場的經營主體。同時也涉及到了監管責任、推行綜合監管模式、深化行業協會的改革、尤其要強化屬地管理責任,措施具體而嚴厲,我們挑幾條來看看,比如説要取消頂點購物。

  剛才一開始我們看到的雲南旅遊購物的翡翠城,原來是熙熙攘攘,人滿為患,那麼在今後這種情景將一去不復返,因為它已經被關閉了,還有嚴厲打擊針對購物商店對遊客各類欺詐銷售行為禁止不合理低價遊,嚴格監管旅遊合同,建立旅行社黑名單制度,強化旅遊市場屬地監管責任,那麼我們看到這些措施有著非常強的針對性,應該説雲南旅遊亂象它的根本原因實際是雲南旅遊生態當中有一套不合理的經營模式,那麼就是通過底價惡性競爭來吸引遊客,然後再通過高價的購物和回扣來獲取收益,這樣的不合理的經營模式導致了雲南旅遊生態的惡化。

  顯然我們看到這幾條措施正是針對這個經營模式幾個關鍵結點,比如説取消旅遊頂點購物。那麼就沒有地方進行高價售物,收取回扣,嚴厲打擊這樣的欺詐行為。同時禁止不合理的低價遊,這些不合理的低價遊其實它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消費陷井來吸引消費者進入到這樣一個經營模式當中去,再通過高額回扣來獲取收益。那麼顯然以後這樣的低價遊不會再出現了,同時要加強監管,尤其強化了旅遊市場屬地監管的責任。那麼這樣一個史上最嚴的監管措施,政治措施,會給雲南的旅遊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我們來看看相關部門的説法。

  雲南省旅發委主任 余繁:

  我們初步預判的話這個影響還是比較直接的,一個是旅遊團隊的産品價格會上升。第二個可能團隊的遊客量會下降,但是我們判斷這是短期的,雲南的問題,旅遊市場上出現的問題主要就是以接引團隊市場存在的問題,所以所謂的不合理的低價也好,強迫低價也好,變相強迫消費等等所有的問題都是圍繞著團隊來出現的,短期內雖然會出現這些問題,但是從長期來看,雲南把這些問題的解決逐步逐步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我相信合規的會越來越多。

  張羽:

  顯然管理部門已經做好的迎接鎮痛的準備,確實戰略措施出臺,旅遊行業一些企業可能會改變經營方式,有些企業可能還會退出旅遊市場。面對這樣的一個措施,它是否能真正的根治雲南旅遊市場的顧忌呢?能否起到長效的機制呢?我們一起來看。

  解説:

  雲南旅遊,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近年來,每到旅遊旺季,這個全國旅遊大省的負面新聞,就會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裏。

  記者:

  這是他們收的,這叫做什麼?迪慶市一卡通管理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怎麼能在路上設卡收費呢?

  導遊:

  那你得去問他們了。

  解説:

  前往香格里拉等景點的旅遊車輛,每名遊客8元,2011年,雲南迪慶州政府私設檢查站亂收費,被媒體曝光。

  導遊:

  出門旅遊觀光,防賊防盜別防導遊,因為他做的就是這個工作,買東西我們是有一個積分,現在各行各業都是拿提成 非常正常,不要想這不正常 既然你參加這樣的一個團,買點東西也是非常正常的 ,因為費用很低。你就是去投訴也不管用的,如果出門你抱著省錢的態度,請你不要出門。

  解説:

  導遊變成了導購,景點只是走馬觀花,購物,成了遊客旅遊最重要的事。2012年,存在於雲南旅遊市場的低價團現象被媒體曝光。而在隨後幾年裏,低價團所帶來的一件又一件導遊強迫遊客購物事件,不斷發生。尤其是2013年,這段拍攝于香格里拉的視頻,更是引發了全國性的關注。

  香格里拉導遊:

  香格里拉導遊是非常恐怖的,有沒有聽説過。

  遊客:沒有。

  香格里拉導遊:

  有吧,香格里拉導遊會把刀子放在你脖子上的,有吧。你看我今天會不會把刀子放在你脖子上的。

  解説:

  2013年,媒體記者報團參加香格里拉一日遊,遊客被要求必須參加一個自費項目——“藏民家訪”,每個人須交費280-380元。當記者表示,拒絕參加“藏民家訪”時,導遊被激怒了。

  香格里拉導遊:

  花不起就下車,來,下車,下車。來,來。

  記者:

  你別啦啊,把衣服拉壞了。

  香格里拉導遊:

  快點下車。

  記者:

  你把衣服拉壞了,幹什麼啊你。

  香格里拉導遊:

  那你下車啊,沒有錢就不要出來,一百塊都花不起的話就就更不要出來。

  記者:

  把合同給我,我要找旅行社。

  香格里拉導遊:

  不要唧唧歪歪。

  記者:

  你不能打人啊,我告訴你。

  香格里拉導遊:

  你信不信我給你(打)散在這裡。

  解説:

  該事件被報道後,雲南省當即展開嚴厲整頓行動。數據顯示,整個2013年,共查處旅遊企業240家次,查處導遊人員641人次,對4名導遊及“黑導”,列入“黑名單”管理。但是,2015年五一小長假,雲南旅遊,又被曝了光。

  某導遊:

  如果你要像貔貅一樣只吃不拉,那對不起,下一站不要跟著我。咱們這輛旅遊車是給有德行、有道德、有良心的人坐的。

  解説:

  惡導遊,強購物,幾乎每一次衝突,都是大致相同的原因,也是一直整治的重點。2016年,同樣的雲南導遊辱罵遊客事件,再次被曝光。

  近年來,雲南旅遊的兩個數據令人深思:一個是接待國內旅遊者人數,從2014年的2.8億人次,2015年達到3.23億人次,2016年,繼續增加到4.25億人次,連續三年上升。與此同時,根據人民網旅遊3·15投訴平臺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雲南旅遊的投訴率,也是連續三年,佔據全國榜首。

  張羽:

  有多少曝光,就有多少整治,但是顯然我們看到現在整治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的理想,緊的時候好一點,松的時候又復常態,而且更加嚴重。我們看雖然旅遊亂象很嚴重,但是這並沒有擋住人們對雲南的好奇和嚮往。剛才已經給大家公佈了數字了,連續三年國內到雲南旅遊數字持續增高2.8億、3.23億到4.25億。而與此同時投訴率也不斷的在增高,對於雲南旅遊的投訴佔全國的旅遊投訴連續三年排名第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次出臺了最嚴的旅遊市場整治措施能否達到長治久安呢?下面我們進行嘉賓採訪,連線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戴院長首先給觀眾們介紹一下我們看到雲南旅遊的亂象根本原因是在於低價吸引消費者,然後進行高額購物回扣進行收益的這種不良商業模式,破壞了雲南旅遊的生態環境,為什麼會在雲南旅遊出現普遍這樣一種商業模式呢?

  戴斌:

  應該説表面上看是導遊,是旅行社的問題,這既是表面的問題,也是直接的原因。但從深層次,或者實質上的原因來看是當地的旅遊商業環境不完善。我們剛才看一句數據就能看到,應該説去雲南旅遊的人每年都有很高的增長,可是我們看到雲南旅遊的收入是不是取得了等量的增長呢?這裡面我們想國內旅遊每人平均的每次旅遊消費大約是900塊錢不到,但是在海外旅遊目的地的消費每人平均每次大約是900美元的樣子,所以從這個意義上就講,一個地方的旅遊發展,只有商業環境比較完善了,才可以讓遊客有更多的選擇。那麼我們從購物來看,現在購物場所很多是沒有經過和當地居民消費的反覆博弈來實現市場均衡的。

  也就是説,我們很多的購物場所是只為遊客來去量身訂做的,在這種情況下,它就會利用遊客和消費和供應商之間的資訊不對稱來實施欺詐的行為,那麼再加上一些旅行社,再用零負團費這樣一種商業模式來看可能表面上看是商家在買單,但是實質上還是消費者來買單。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過去是旅遊部門一家在這裡,但我感覺到如果只有行政處罰權的話,它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感覺到雲南這次做的比較好,它採取了綜合治理,綜合監管的方式,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個跟政府的治理方式也是有關係的,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個教育和引導的過程。

  張羽:

  戴院長你説,雖然雲南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但是它真正旅遊市場的開發並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現代成熟的狀態,所以最後出現了這樣一個惡性的不良的商業模式來坑害了消費者,是這樣嗎?

  戴斌:

  是的。

  張羽:

  那我想問一下,這次我們的整治措施有非常強的針對性,比如説取消了一種剛才您講到的專門為旅遊配套的這樣的定點的購物商場,然後也不能再用零團費、負團費、低價團費這種方式來吸引消費者,這樣會改善雲南現在的這樣的旅遊環境嗎?會達到一個長效機制嗎?

  戴斌:

  我覺得短期內肯定是有效果的,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從政府的行政管理上講,他必須要針對一些急迫的重大事項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那麼對雲南旅遊的發展來説,最重要的問題,突出的問題是團隊遊客的購物問題,所以我們感覺雲南採的措施是有針對性的,我相信也是有效的。但是從長期來看,我們除了要抓這個整治以外,還要抓市場的培育問題,比如説我們怎麼樣進一步的擴大旅遊的供給來豐富旅遊的産品,特別是拓寬旅遊的市場渠道。我記得前一段時間攜程的CEO孫潔女士曾經給雲南省長寫過一封公開信,要用大數據來助力雲南旅遊的市場秩序整頓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我覺得就有一個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市場環境,讓我們的市場的商業環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完善。

  張羽:

  確實,這次史上最嚴厲的措施體現了政府的決心和魄力,但是我們不僅要治標,還要治本,所以未來如何能取得長效機制?我們繼續往下看。

  解説:

  就在雲南“史上最嚴”旅遊整治措施落地的同一天,4月15號,雲南西雙版納,也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狂歡活動。

  傣族民眾 方月放:

  潑水的意思就是互相祝福,祝福來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天津遊客:

  特別好,我們第一次來。濕透了,覺得比較有當地傣族文化特色吧,第一次體驗,和打水仗不一樣。

  解説:

  在雲南,潑水節,代表著吉祥、幸福,充滿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是,近年來,該活動也曾給外界留下了不那麼美好的記憶。2014年4月15號,潑水節當天,西雙版納景洪市公安局在潑水廣場及城區主要街道,就曾抓獲涉嫌猥褻婦女的人員23名,其中22人被警方訓誡教育,1人被行政拘留。

  受害人 小李:

  然後我就開始想要走出那個潑水廣場那裏,就是走到那個邊上,然後但是還是有人在不停的拉扯我的褲子,然後還摸我的腰,就不想讓我出去,不停地在推我。

  嫌疑人 畢某:

  有幾個朋友來麼,喝著點小酒。

  民警:

  喝了多少酒?

  畢某:

  五六個人喝著一瓶半。

  民警:

  潑她什麼部位?

  畢某:

  我也看不清楚啊。

  解説:

  不尊重文化、道德文明素養缺乏。一時間,發生在雲南潑水節上的一些事件,也引發輿論批評。而在譴責個別不文明者的同時,輿論也在討論,把旅遊作為支柱産業的雲南,該如何提升旅遊産品的品質和形象。就在今年2月19日,雲南省委常委會上,省委書記陳豪針對整頓雲南旅遊的表態,被多次引用。

  省委書記 陳豪:

  雲南省相關負責人説了,“寧可不要數據的增長,也要提升旅遊的品質。

  解説:

  有媒體評論,雲南旅遊亂象,與當地文明水準、法治水準的落後也有關聯。如何提高社會治理水準,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是更為關鍵的一環。

  再看已經在雲南開始實施的“史上最嚴旅遊措施”,除了禁止和嚴厲查處之外,還有一個“1+3+N+1”的模式在嘗試建立——1個綜合監管指揮平臺,旅遊警察、旅遊巡迴法庭、工商和市場監管局旅遊市場執法3支隊伍,N多個涉旅執法部門,加上1個旅遊監管履職紀檢監察機制,當然,還有問責。

  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省旅發委 副主任 馬迎春:

  我們下一步正在制定導遊管理辦法,旅行社管理辦法及黑名單制度等等,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省紀委牽頭再制定一個對各州市落實情況的考核問責辦法,這些措施都在緊鑼密鼓地正在推進。

  張羽:

  要迅速扭轉旅遊亂象,需要決心和勇氣,需要下狠手、出狠招。但是要達到長效機制,長治久安還需要耐心的工作。那麼我們來看,2016年雲南接待旅遊客是4.3億人次,而真正的團隊遊大概只有2700多萬,佔整個旅遊接待人數的6.34%,也就是説到雲南的絕大部分遊客還是散客遊。剛才我們看到的一些具體措施,更多的是針對團隊遊亂象的,那麼面對這麼多散客遊,怎麼才能建設一個良好的旅遊市場呢?我們繼續來連線戴院長,戴院長您看怎麼才能針對廣大的遊客,尤其是散客建立一個良好的旅遊市場呢?

  戴斌:

  這個雲南的市場,雲南的散客比例應該説還稍稍低一點,從全國來看有96%的人在外出旅遊的時候,是採取散客化的方式出行的,比雲南還要高出兩個百分點,所以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大眾旅遊的時代,從目的地建設來説,我們應該以全域旅遊為導向來推動我們旅遊目的地的建設,具體的講對於在旅遊的形象,宣傳推廣上我們要把雲南人民的生活方式要推廣給我們這個祖國各地的遊客,就是你來雲南不僅僅是看風景的,不僅是來買東西的,是要體驗雲南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包括吃住行遊購娛,包括休閒、養老等等各個方面,所以説形象方面我們比較要重構。

  第二個從我們的市場來説,要圍繞我們的散客接待體系要大力的做文章,比如説我們現在除了從團隊遊客,我們到了目的地,有飛機、有大巴、有酒店、有導遊、有旅行社,可是廣大散客去了怎麼辦?我怎麼知道哪個地方東西是好的,哪個地方是值得我去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我們需要更多的包括OTI在內的市場主體的廣泛介入,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包括經濟型酒店,民居客棧這樣的旅遊住宿體系,我們還需要一些特色餐飲在內的餐飲體系。

  張羽:

  確實,就是不僅需要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監管,更重要的還是市場自己的發展和成熟。那麼我們不僅期待著雲南省政府出臺的嚴厲措施能讓雲南旅遊亂象能有迅速的改觀,我們更期待著長效機制和耐心的工作,讓雲南旅遊可以良好的發展。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