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河北任縣智慧手機“澆”地節水增效

2017年04月01日 13:17:0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眼下正是農戶們忙春灌的時節。河北省任縣大北東村三隊的70多戶村民並未像往年一樣忙著拉水袋、開壟溝。他們只需一部智慧手機,足不出戶就能讓麥苗喝個飽。

  大北東村三隊的400多畝地統一安裝了農田灌溉用水計量設施,地上配套安裝了噴灌設施,今年全部交給村民劉改祥等兩人管理。記者看到,劉改祥在手機螢幕上輕輕一點,千米外的水噴頭便自動打開。劉改祥説:“原來的大水漫灌,每家每戶至少要2人,費工費時費力。現在400多畝地澆地只需我倆就行。”

  任縣地處大陸澤區洼地腹地,境內九條河流匯集。但隨著氣候因素引起的地方性缺水,再加上水資源的不合理開採和利用,造成任縣境內河流常年斷流,地下水位因超採持續下降,群眾澆地成本連年增加。

  2014年,任縣被列為河北省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試點縣,利用國家資金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壓縮地下水開採量,修復水生態環境。

  任縣水務局副局長趙東坡説,“農田灌溉用水計量設施”是任縣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項目的一項內容,計量設施一部分控制水泵,一部分安裝在灌溉設備上,還有一部分終端設置在手機上。只要點擊智慧手機界面,就能遠端操控水泵等設備,實現放水澆地。

  據趙東坡介紹,節水設施安裝後,後期的維護很關鍵,以前有一部分節水設施由於維護不到位,幾年便報廢了。為此,任縣採用“建管服一體化”的PPP模式,引入社會資金,于2015年5月開始建設,安裝設施的維修管護工作全部由項目公司負責,由公司委派專業人員維護,承諾設施能使用20年以上。

  “用新模式澆地,可使畝用水量節約近40%。對於農民來説,只需繳納一定的灌溉服務費,每畝可節省近30%的成本,自己也從土地中解放出來了,可以增加更多的務工收入。”趙東坡介紹説,這是個多方共贏的模式,目前任縣共安裝農田灌溉用水計量設施7344處,可覆蓋全縣40多萬畝耕地,佔全部耕地的90%以上。

[責任編輯:李帥]

相關內容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