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重慶謀建金融中心:2020年金融業資産提升至7萬億

2017年01月04日 09:38:4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原標題:重慶謀建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 2020年金融業資産規模提升至7萬億元)

  重慶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定位,使重慶在金融中心的競爭中找到了一個區別於四川、貴州的突破口。

  《重慶市建設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十三五”規劃》(下簡稱《規劃》)于日前發佈,上述《規劃》提出目標是到2020年,重慶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11%以上,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更為顯著,金融業資産規模達到7萬億元左右。

  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楊繼瑞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重慶的金融中心應與北京、上海有差別化發展,利用中新重慶項目的優勢,向新加坡學習,成為結算型的金融中心。

  金融業輻射力進一步擴大

  從金融業增加值來看,“十二五”末,廣州、天津、重慶的金融業增加值都在1400億元以上,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在9%左右,這構成了除北京和上海以外,國內金融業的第二梯隊。

  而在“十三五”的規劃中,重慶希望金融業有進一步突破,即金融中心的輻射和影響範圍從區域型過渡到全國範圍。

  2009年,重慶被國務院確定為“長江上游金融中心”,而重慶“十三五”規劃則確定了建設“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

  對此,重慶市金融辦副主任曹子瑋稱,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定位是此前長江上游金融中心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後者的定位是差異化和特色化,“相較于北京發展總部型金融中心和上海發展市場型金融中心,重慶立足於內陸地區的功能性”。

  同時,與“十二五”相比較,上述《規劃》表示重慶金融業將在11個方面有所突破。

  其中包括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2015年的9%提高到11%以上,金融業資産規模從4.2萬億提高到7萬億,金融機構數量從1500家提高到2000家等。其中增長最快的一項指標是“金融要素市場交易規模”,重慶希望由2015年的9919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5萬億元。

  但上述《規劃》同時稱,目前重慶在金融業上的發展面臨五方面問題,其中包括缺少全國性總部和國家級金融市場,在區域乃至全國具備重要影響力的機構、市場和産品不多,金融業的獨特優勢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培育,以及證券市場利用不夠,保險保障不全面,資金多投資難、企業多融資難“兩多兩難”的問題有待解決等。

  推進結算中心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包括四川、貴州等西部省份亦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間建立“金融中心”的規劃。

  如四川省在《四川省金融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2020年四川要基本建成西部金融中心,貴州則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建立“區域金融中心”。

  而重慶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定位,使重慶在金融中心的競爭中找到了一個區別於四川、貴州的突破口。

  楊繼瑞認為,在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建設方面,重慶應該注重發展結算金融。數據顯示,重慶作為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內陸試點城市,2015年,全市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結算量由2010年的不足10億元人民幣提高至1983.4億元人民幣,結算量連年位居中國中西部首位。

  上述《規劃》也對重慶結算金融制定明確的目標:到2020年,重慶力爭全市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達到6000億元、跨境電子商務結算規模突破200億元、跨國公司總部結算規模達到5000億元、離岸金融結算規模達到6000億美元。

  而野村亞洲投資銀行部的一份報告亦指出,以結算為主體的金融中心,這一定位符合重慶的産業結構,更實現了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差異化競爭。行政總部型、要素集聚型兩類金融中心主要靠政策、國家意志配置資源,而結算型金融中心,雖然也需要政策支撐,但更多地由市場來主導,而且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

  進一步講,在金融結算功能上,重慶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是著力推進離岸金融結算;第二是著力推進以信用卡結算為重點的消費類金融結算;第三是著力推進要素市場結算;第四是著力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第五是著力推動大數據背景下的對衝結算。

  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認為,可以利用重慶和新加坡建設第三個中新項目的機會,對接新加坡試點跨境結算業務,推動重慶借鑒新加坡金融業先進經驗,探索金融創新,促進境外投資便利化。

  同時,楊繼瑞認為,重慶還需要注重在離岸金融方面的發展。這是因為離岸金融具有低貸款利息率、高存款利息率和極低交易成本特點,可吸引國際資本大量匯集,同時可有效降低企業的外貿成本,吸引企業入駐,開展跨境結算業務。在此基礎上,重慶可繼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與合作,爭取設立銀行離岸金融分中心,探索外匯資金池資金留存運用。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