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北京每人平均月薪9886 為什麼幹活少的人反而拿錢多?

2017年01月03日 14:45:16  來源:騰訊網
字號: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秋季北京平均工資為9886!含淚碼這行字的時候,很多網友和我一樣受到了一千萬點暴擊,被平均不説,北京的房價始終傲嬌,讓活在一線城市的小夥伴情何以堪呢?

  很多人拿著平均值以下的工資,花費大把時間“搬磚”,最後工資卡上的數字並沒有什麼驚喜,陷入死迴圈。

  美國《華爾街日報》去年刊登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勞動者年均工作2000—2200小時,同年,英國每人平均工作時長為1677小時,比中國每人平均時長少了320小時以上,如果按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就等於中國勞動者多工作了40天。

  問題的癥結在於,即便工作時間這麼長!但收入仍然很低!

  但是,仍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幹得比你少,賺的卻比你多,作何解釋呢?

  01

  有一位國王雇了很多工人看管自己的一大片葡萄園,其中有一位工人工作能力非常強,國王便命他管理整個園子。有一天,國王來到葡萄園散步,順便讓這位工人陪同,在一天工作結束後,所有工人開始排隊領取工資。

  當管事的工人在領取工資時卻遭到其他工人的非議,他們認為該工人只工作了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只是陪著國王到處閒逛,但領取的工資卻跟他們一樣,這對他們來説很不公平。

  這時,國王説話了:“我命他管理整個葡萄園事務,是因為他更熟悉你們的工作。雖然他只幹了兩個小時的活,但等他工作結束的時候,他安排的任務你們依然沒有完成,而他用兩個小時就完成了你們一天的工作量。所以他的工資和以前是一樣的。”

  所以,很多時候,一個人工作上的成績不是僅僅以工作時間或者工作量來衡量的,而是應該以實際工作的有效勞動成果來計算的。

  此刻,有些人看似幹得少,賺的多,是因為他可以高效完成工作,背後折射的是高能,他花一個小時能夠保質保量搞定的事,你需要花3個小時,這就是差距。

  02

  步入社會以後,每個人的責任和擔子不斷添加,負重前行成為必要階段,對錢的渴望越發直接與現實。就連幾個好友小聚,席間也會飄蕩著一點金錢的味道。

  朋友珍珍和王宇正在暢聊薪資,珍珍在一家外企上班,年薪20萬,而王宇在一所學校供職,年薪10萬。

  伴隨討論的深入,一些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讓我再一次領略了什麼叫“幹得比你少,還賺的比你多”的嚴峻現實。

  原本大家認為珍珍屬於那類在朋友圈拉仇恨的人群,做著光鮮的工作,拿著豐厚的薪水,挎著上千塊的包包,該是志得意滿。然而,與王宇的工作時間一比較,珍珍的幸福指數幾乎要跌停。

  關鍵在於王宇的“時薪”比珍珍高,我們細細算下來發現,珍珍日常的工作強度很大,就連節假日都會加班,平均下來每天工作長達14個小時左右,而王宇在學校上班,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另外還有每年寒暑假3個月的時間,工資照發。

  傷害不止於此,王宇在不上班的3個月裏還給學生做寒暑假補課,每天工作6個小時,除了工資收入外,還有不菲的補課費,簡直完勝啊。

  換算過來就是,跟王宇的8小時10萬年薪相比,珍珍花了近兩倍的時間才能賺到20萬,按小時算的話,王宇的單位時間産出要比珍珍高出許多。

  職業生涯規劃師古典説:“我想告訴你關於工資的一個秘密,年薪和月薪都是相當有欺騙性的東西,真正起作用的,是時薪——你一定要看看自己的單位時間是否更加值錢。”如果能提升單位時間的價值輸出,才意味著你可以實現幹得比別人少,而收入卻比別人多。

  明星、大佬多數擁有可操控資本,有的人熱衷消費和享受,購買奢侈品,及時享樂;而有人財商了得,不斷進行有價值的投資,讓錢生錢,利滾利,自己可以躺著賺錢。

  近日,號稱娛樂圈女版巴菲特的趙薇又有新動態,大股東萬家集團將20.13%的股份,作價30.59億元轉讓給趙薇控制的傳媒公司,她將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近年來,趙薇投資參股的公司近20家,據稱趙薇夫婦的身價已超過92億。

  馬雲退休後不必再每日緊盯著阿里巴巴的運營,而是交由接班人全權處理,自己則可以騰出空兒去幹些閒職,有精力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了,不論如何任性,其身價都在自由飛翔。

  他們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實現了財務自由,《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也説過:“儲蓄全都是輸家的策略,你要儘快地實現財務自由。”

  所以,即便你看到一些成功人士在現階段少幹甚至不幹活,也可以“坐享其成”,這裡少不了一個前提條件——他們在前期已經完成大規模鋪墊和積累,為實力和財力的騰飛架設了堅實的跳板。

  而作為勞苦大眾,想要比肩大佬必須還得靠實力説話,不斷錘鍊投資自己,錘鍊個人能力,才有望脫穎而出。王健林董事長2016年度最勵志的一個億的小目標,簡直有醍醐灌頂之效,大眾屌絲可以一併含淚笑納。

  天下沒有捷徑可走,很多看似閒著玩著就把錢賺了的人,無不是在你酣睡之際人家就已經在奮力搏擊了。“幹得比你少賺的還比你多”只是一種表像,如果你清楚支援這種高性價比輸出的背後原因,那麼,你便無話而説了。

  工資是多還是少,不必慌張,先把時間成本算進去,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該躲到墻角哭一會兒,還是靜靜思量一番,考慮在新的一年裏打一場翻身仗了。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