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陜西將成國際糧油貿易轉机分銷區 家門口買進口糧油

2016年12月29日 11:10:05  來源:三秦都市報
字號:    

  不久的將來,陜西將成為輻射西北、面向全國的現代化糧食物流集散中心,成為國際糧油貿易在國內的一個重要轉机分銷地區,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優質的進口糧油。12月26日上午,陜西省糧食局與中糧貿易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促進陜西糧食流通産業發展。

  市民期望 進口糧油價格更親民

  “雖説進口糧油的品種比原先多了,如果價格再親民些就更易於人們接受。”説到進口糧油的銷售情況,雁塔路上的一家大型綜合超市糧油銷售區的銷售人員如是説。記者注意到,一袋5公斤重的進口大米價格在86元左右,而同等重量國産大米的價格就要親民很多,普遍在40元—70元不等。

  “買過進口的大米,吃著確實口感不錯、挺香的,但並沒有一直在吃,一方面覺得價格有些貴,一方面考慮換著吃會比較好。”一位正在挑選大米的李女士説,如果進口大米的價格與國産大米的價格相差不是很多,購買進口大米的次數肯定會多起來。

  陜西打造糧食物流集散中心

  記者了解到,省糧食局與中糧貿易有限公司達成協定,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展糧食貿易及倉儲物流業務。中糧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德忠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陜西省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省份,區域優勢明顯。與陜西省糧食局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探討以大宗原糧及成品糧油貿易為主,採取國內與國際貿易兼顧結合、線上線下交易、産品展示平臺等多種模式並存的運作方式,打造立足陜西、輻射西北、面向全國的現代化糧食物流集散中心,促進陜西糧食流通産業發展。

  陜西將成國際糧油貿易轉机分銷地

  西安國際港務區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內陸港,是“一帶一路”的新起點和橋頭堡,中糧貿易發揮國際糧食貿易優勢,利用港務區及“長安號”專列等便利條件,使中亞地區的優質糧源直接通關入陜。王德忠説,建設連接中亞到內陸的國際糧食物流通道和糧食商貿物流樞紐,打通東北至西安、西北至西安、華北至西安散糧運輸通道,逐步使陜西成為國際糧油貿易在國內的一個重要轉机分銷地區。

  王德忠説,中糧將在放心糧油工程、糧油電子商務、現代倉儲以及糧食貿易方面與陜西省糧食局及省內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

  市民選擇進口糧油種類會越來越多

  “陜西將成為現代化糧食物流集散中心、國際糧油貿易在國內的一個重要轉机分銷地區,將帶來諸多益處。”陜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石英教授表示,陜西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區位優勢是很大的動力。此次陜西省糧食局與中糧貿易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就説明陜西是一個大型的甚至國家級糧食物流集散中心的地位,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帶,必將帶動中亞、西亞、歐洲的貿易往來。從經濟方面來看,也將促進陜西糧食和其他農作物、土特産走出國門。

  對於市民來説,期望進口糧油價格更親民將會實現。進口産品與本土産品也會形成一個強大的競爭關係,價格優勢也會顯現,與此同時,以米麵油為代表的日常所需的農産品品質不僅會更高,而且可供市民選擇的品種也會越來越多。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