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795萬!明年高校畢業生預計再創新高 須建就業穩壓器

2016年12月02日 11:03:54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就在日曆即將翻到2016年最後一個月的時候,教育部發佈2017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預計795萬,較今年新增30萬。新增22萬、16萬、30萬,回顧過往3年,逐年增長依然是高校畢業生數量變化的主旋律。

  “面對複雜嚴峻形勢”,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如此概括當前的就業壓力。一面是依然不可盲目樂觀的經濟和就業環境,一面是持續增長的畢業生數量,接下來的半年,對於即將走入社會的795萬大學生來説,註定是一段不小的挑戰。

  如何在複雜嚴峻的形勢中打造更多“就業穩壓器”,如何在簡單追求“就業數量”的同時更關注“就業品質”與“就業滿意度”,如何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變成畢業生理性擇業、提升創業創新能力、高校下大力氣提升教育品質的動力,在壓力中尋求突破之道,還需政府、社會、高校、畢業生等共同發力。

  整體就業好于預期,外部環境相對積極

  今年2月,國新辦曾就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當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的話還言猶在耳。就業形勢比較複雜、非常艱巨。第一,化解過剩産能會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第二,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有一部分企業生産經營困難,會造成企業用工不足;第三,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群體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這將對就業産生很大的壓力。此外,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以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大約也是這個數量。青年的就業群體加在一起大約有1500萬。

  如今,9個月過去了,在正視壓力的同時,也出現了更為積極的因素:經濟增長趨穩。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7%,與上半年持平。其中工業的趨穩態勢更加明顯,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與上半年持平,而且進入三季度以後,工業用電量、發電量、貨運量指標都明顯好轉,工業呈現出明顯的企穩態勢。

  同時,整體就業好于預期。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自2013年6月份以來首次低於5%。

  穩的基礎有所加強,前三季度穩中提質的國民經濟運作,無疑為2017年的大學生就業提供了一個相對積極的外部環境。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近年來逐年增長的考研人數、從海外學成歸來的海歸人數,以及高校學科設置與就業狀況的結構性錯位,大學生面對就業自身定位失衡、大學生創業在就業中佔比不高,創業成功率仍不盡如人意等因素,依然共同促成了當前就業的嚴峻局面。

  發揮中小微企業“就業容納器”作用

  面對複雜形勢,頂層設計至關重要。11月30日,在“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路視頻會議”上,陳寶生提出了5條倡導,多數都關乎頂層設計。

  第一,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第二,要發揮中小微企業“就業容納器”作用,繼續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城鄉社區從事教育文化、衛生健康、醫療養老等工作,組織實施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就業項目。第三,向重點領域輸送高校畢業生。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發展戰略,向國家重點行業、重點地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輸送畢業生。第四,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完善細化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彈性學制管理、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政策。第五,要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加快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

  細細想來,發揮中小微企業“就業容納器”作用,將著力點放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推進大學生自主創業,這都是從根本上破解就業壓力的路徑。更重要的是,對於高校來説,一定要深化人才培養改革,讓人才培養更精準、更接地氣。

  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實行“一生一策”動態幫扶

  如果説,早些年,驟然增加的高校畢業生人數讓畢業大學生以及其家庭、社會與行業産業都有些措手不及,近些年來,逐年持續增加的高校畢業生人數,也倒逼出一種新的可能,畢業生就業觀日趨理性,更為科學與多元化的就業心態出現。

  同時,高校也不再簡單地關注“就業率”,只是追求一個好看的就業數字,而是從更深層次考慮,將就業與育人相結合,幫助畢業生提升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明確自己的個性特長,精準推送就業服務,從而提升“就業滿意度”與個性化的就業匹配度。

  陳寶生表示,要提高就業指導水準和服務能力。要建立畢業生求職意願資訊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資訊數據庫,加強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和學科建設,對困難群體畢業生實行“一生一策”動態幫扶,配齊配強專兼職就業指導教師。之所以如此強調,就是力求引導更多高校從關注就業數量到“就業品質”與“就業滿意度”。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