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鄂爾多斯積極推進基層文化服務 80億元投向文化惠民

2016年12月02日 10:36:58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小雪節氣一過,北方農村已經寒風刺骨。內蒙古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文化活動廣場卻是人頭攢動,近百名農牧民圍坐觀看文藝演出。鎮文化站、工商所等17個部門還擺攤設點,為老百姓現場辦公解決問題。

  “我就是在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獲得資訊和服務,並受到啟發才實現脫貧的。”祖祖輩輩在庫布其沙漠生活的蒙古族小夥子孟克達賴穿梭于各個攤位。“基層文化服務使我腦子開了竅,開辦了‘大漠人家’牧家樂。現在,我家一年純收入有20多萬元,村裏也有36戶牧民搞起了旅遊服務業,家家戶戶都脫了貧、致了富。”孟克達賴説。

  像道圖嘎查這樣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已經遍佈鄂爾多斯市全部907個行政村。裝點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765個草原書屋、459個文化廣場和小戲臺、1450個全民健身活動站點、1560個“九有標準”基層講堂、46個鄉賢文化館和農耕博物館,集宣傳文化、廣播電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既助力了精準脫貧,又豐富了農牧民的文化生活。

  在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龍虎渠村,跳完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來到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我們的龍虎渠》編輯部,向記者展示八開四版、每月15日付印的“村報”。村民白懷清對《我們的龍虎渠》刊登的一篇題為《鬼針草的降壓作用》的文章頗感興趣,“這張報紙對我太有用了!老伴兒血壓有點高,回去我就買點鬼針草預防一下”。

  自2011年被列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試點以來,結合內蒙古自治區在農村牧區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鄂爾多斯市累計完成投資80億元進行文化惠民。2015年以來,鄂爾多斯市徵集推廣了500余條好家風好家訓,評選出1.5萬戶十星級文明戶,建立了581支農牧民志願服務隊。

  如今的鄂爾多斯農村牧區,3.4萬名農牧民志願者常態化開展“鄰里守望”志願服務,661個村制定了村規民約,632個村成立了禁毒禁賭會和紅白理事會組織,培育形成了“鄉村那達慕”等眾多民間文化品牌。(經濟日報記者 陳力)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