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區域經濟

承諾"保證就業" 多名大學生貸款支付培訓費被騙

2016年08月01日 13:24:37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7月19日,工商執法人員曾來到成都青麥公司,希望該公司配合調查,但當時青麥公司大門緊閉空無一人 攝影記者 陶軻

  最新進展

  成都商報記者從成都市錦江區市場和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在多次到府調查後,目前,工商部門已對成都青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立案調查。

  此外,成都市錦江區勞動保障和人才市場監察大隊也已介入調查,成都青麥公司負責人已到府接受調查。

  “保證就業”“工資4000~6000元”……多名大學生被成都青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承諾吸引,辦理貸款支付高額培訓費,但培訓結束後不僅工作沒找到,還欠下數萬元貸款 (成都商報連續報道)。近日,成都商報記者從錦江區勞動保障和人才市場監察大隊了解到,該部門已介入調查。而工商部門已對此事正式立案調查。

  成都青麥事件不僅引發學員退費潮,也引起該公司內部員工的不滿,一批員工先後離職。這些員工向成都商報記者反映了青麥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合作企業造假、就業率虛構、“話術”誘導貸款以及虛構學員履歷等。

  離職員工

  “我真的良心不安”

  自7月19日成都商報報道成都青麥公司以來,先後有至少7名該公司員工向記者反映該公司情況,這些員工包括離職員工和部分在職員工。員工們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公司只追求學員數等業績,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就業”,“説得直白一點,就是只顧收培訓費。”該公司一中層職員説,“既然做就業培訓,那麼培訓品質和能夠就業就是重要的兩部分,互為因果,哪一部分出了問題都會砸牌子,但公司的策略卻只重視了第一部分。”

  小菇剛進公司時曾去青麥上海總部參觀,“總部對培訓極其看重,成都的培訓老師都必須到上海接受嚴格培訓,合格才能回成都上課,我當時覺得公司的方向是對的,沒想到成都公司卻只重視收學員。”

  小菇在成都青麥負責面試學員這一塊。原本把這份工作當事業,今年4月,她第一次動搖了。“當時我面試過的一名學員,因沒找到工作到公司討説法,我很震驚:公司內部郵件天天發喜報,不是又成功組織多少企業開了雙選會麼?不是就業率達到多少多少了嗎?”

  她將此事彙報給公司負責人,“她告訴我處理好了,但隨後這名學員又出現在公司。“我這才知道,這件事根本沒處理好。我後來通過同事才知道,在這件事上,公司負責人採取‘兩頭罵’的辦法:對我們前端説是後端培訓沒做好,對後端又説前端面試有問題。”

  每次看到自己面試收進來的學員,既沒找到工作,又要面對還貸款的壓力,小菇都覺得“良心不安”。“我真的良心不安。説實話,從那以來,我每次面試學員,都會再三打電話給他們,讓他們確認是否貸款。”

  多名員工證實

  “話術”就是公司培訓資料

  前幾天,小菇和幾位同事選擇離職。“離職的主要原因,除了良心不安,也有對公司處理這次事件做法的不滿。”與小菇一同離職的小好證實,他們離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將這次事件歸結為部分員工工作上的失誤,“當時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居然説是個別員工造成的。”這讓員工感到憤怒。

  在接受工商部門調查時,成都青麥公司負責人曾否認媒體之前報道的“話術”是公司內部資料。對此,多名員工表示,此“話術”正是公司內部的培訓資料。“你們(媒體)在辦公室找到的‘話術’是真實的,全國各地都在用。”員工小薇告訴成都商報記者,進公司後,公司會對員工進行培訓,學習“話術”上的內容,面試時如何對學生介紹都是按公司要求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宣傳。“話術”的具體內容,正是成都商報此前曝光的內容。

  小菇等員工也向成都商報記者證實,“話術”培訓資料來自上海總部,每個環節怎麼應付學員都有標準答案,他們也是嚴格按照“話術”進行工作的,“沒想到,虛假承諾被曝光後,公司居然將責任推到我們員工身上。”讓小菇們沒想到的是,他們提出離職後,公司2小時後就予以了批准,“然後,公司刪除了我們的內部賬戶,並對其他同事説,我們(離職員工)是引咎辭職。”

  一名員工稱

  公司合作用工企業不超20家

  在成都青麥公司,小美負責就業工作。剛離職的她尤其熟悉成都青麥公司的就業情況。成都商報記者暗訪時發現,成都青麥公司宣稱與上萬家用工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併為這些企業直接輸送人才,這些企業中,還包括騰訊、京東等知名企業,後經記者證實,這些知名企業並沒有與成都青麥公司有人力資源方面的合作。

  作為一家就業培訓公司,那麼成都青麥公司到底與多少企業建立了聯繫呢?小美的答案是:“説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不到20家。”小美説,這20家企業中,大多數還是“死”的,“公司要求每個員工至少拉3家合作企業。這20家企業裏,很多是我們自己朋友的公司,完全是為了湊數,並沒有真正的用工需求”。

  同樣從事就業工作的小芳則經歷了一件讓她十分不能接受的事:“我們辦了一場雙選會,沒有一個人拿到offer(錄用通知),但公司喜報卻稱大部分人拿到了offer,説的是50%還是80%我記不清了,總之是很高。”

  小芳説,這次雙選會是今年5月13日舉辦的。由於公司沒提供資源,他們東拉西湊找熟人幫忙拉來12家企業參加,共有約40名學員參加了雙選會。“人家本來就沒用工需要,你想這樣的雙選會會是什麼效果?”雙選會結束後,小芳所在的就業部門寫了彙報材料,讓她大跌眼鏡的是,公司將此次雙選會當成一個重要成果上報給總公司了,“內容完全不是就業部門寫的內容,而是憑空拔高了許多。”

  成都商報記者在青麥學院官方網站新聞動態一欄上查詢到了這次雙選會的新聞,其中提到此次雙選會以12家中9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絕大部分學員接到準Offer的結果圓滿落幕。

  調查

  有學員拿到1萬2的月薪?查無此人

  部分員工爆料公司“就業推薦”:虛構工作經驗 求職qq群找工作

  成都商報持續報道成都青麥公司存在的問題後,一篇名為《成都青麥職前培訓,做高薪IT工作者》的文章出現在一些網站上,其中報道了一名叫張天佑的成都青麥畢業學員,在沒進入成都青麥之前,是一名保險行業的從業者,經過成都青麥公司培訓後,目前在一家IT公司做軟體測試工作,月薪已達到12k(1.2萬元)。

  成都商報記者向成都青麥員工求證,無論是負責面試的,還是負責就業的,都一致回應:沒有叫“張天佑”的學生,也沒聽説過有學員拿到了1萬2的高薪。“我們查了整個系統,沒有這個學生——如果有這樣的好消息,公司肯定會發喜報。”小芳説。對於“張天佑”的真實性,成都商報記者曾向成都青麥公司的負責人提出核實其身份的採訪需求,但對方未予回應。

  對於成都青麥負責人田娜所稱的“成都公司就業率達88%”的説法,接受採訪的員工都表示,這一數據根本就不可能,“如果是真實的,那麼也不會有那麼多學員來要求退費了”。

  “在就業部門工作幾個月,我們幫其中一名學員找到了工作。”小芳説,這名學員確實找到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是就業部門同事通過幫他在求職網上投簡歷就業的。在小芳看來,低就業率完全不影響公司向總部報成績。“我把就業情況做了一份資料發給負責人,負責人進行了修改,結果總部出來的數據就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宣傳中的上萬家合作企業,那怎麼保證學生就業呢?

  “我們通常會加入一些求職qq群或在網上搜簡歷,聯繫對方公司,再推薦學員過去。”但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工作的機會很少,95%都是由學生自己投簡歷找工作。“但在統計就業率時,無論是自己找的還是推薦的,都會統計為青麥推薦就業。”這一情況也與成都商報之前對學生進行調查的就業情況相符。

  員工們透露,為了讓學員找到工作,不得不對學員簡歷進行修改潤色,“比如填寫實踐項目、虛構一些小公司工作經驗。”小美説,應屆畢業生一般都沒工作經驗,而IT行業又非常看重經驗。因此,他們就會在學員簡歷裏虛構一些小公司的工作經驗。“但IT行業都是做技術活,技術不過關,進入公司後幹不到一週就會被辭退。”

  小美記得一個學員的例子:“改了8次簡歷,終於進了一家公司。但到了第三天,這家公司開除了這名學員。” 該員工表示,大部分學員的簡歷都需要他們修改。

  針對部分離職員工反映的情況,成都商報記者昨日下午多次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聯繫成都青麥公司的兩名負責人,試圖進行核實,但對方均未回復短信或接聽電話。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成都青麥公司位於銀石廣場21樓的辦公地,希望能找到公司負責人當面核實這一情況,但公司內無人上班。

  成都商報記者 馬天帥 張肇婷

  (文中受訪成都青麥員工係化名)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