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委外贖回壓力仍存 基金公司提高預期收益留客

2017年05月18日 08:26:38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委外贖回壓力仍存 基金公司提高預期收益“留客”

  證券時報記者 李滬生

  近期,銀行對於委外基金的贖回動作還在延續,但情況已有所緩解。不過,基金公司仍承受不小的壓力,有基金公司不得不提高約定收益率,以留住“金主”。

  滬上一家小型基金公司渠道部人士表示,從去年底開始,銀行資金一直在贖回。“四大行動作不斷,城商行的贖回比例更大,為了應對MPA考核,本來在委外基金上比較激進的城商行紛紛選擇了贖回。”

  證券時報記者從華東一家城商行部門高管處了解到,目前銀行對委外基金確實有一些贖回,但規模並不大,除了受政策影響的因素,原因還在於委外基金去年並未給銀行帶來滿意的收益。

  根據近日基金業協會發佈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産管理業務2016年統計年報》數據,截至2016年底,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資金來源中,銀行委託資金合計達9.15萬億元。産品收益方面,基金公司專戶産品平均收益率僅為2.30%,其中QDII類産品平均收益率最高,為3.2%,股票類産品平均收益率僅有1.7%。可見,即使是專戶業務,基金公司也難以做出可觀的業績。

  在壓力之下,近日有基金公司給銀行提出了7%預期收益的承諾。“一家基金公司給出了較高的收益率,要求續約。”一家銀行委託機構人士表示。

  收益7%,而且還是債券型基金。2016年,841隻債券基金(包括債券QDII)平均收益只有0.34%,2017年以來,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僅為-0.15%。

  不過,有債券基金經理指出,7%收益雖然難,但並不是做不到。如果是以定開形式成立的債基,杠桿比例可以放至200%,加上目前國債收益率屢創新高,只要多配置新發債券,收益率可以做到很高。“目前有不少新發債券的收益率都在6%以上,7%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指出,當下債券市場走勢仍不明朗,雖然不少基金經理判斷債市已經接近底部,但仍不應盲目地抄底。在強監管之下,委外勢頭已被抑制。作為基金公司此時更應該考慮回歸投資本身,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規模。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