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7月資金面有兩大考驗:到期壓力+繳稅

2017年07月04日 08:52:31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字號:    

  到期+繳稅 7月資金面有兩大考驗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張勤峰

  跨季後首日,3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暫停,並連續第九日凈回籠流動性;市場上短期資金較充足,中長期資金供給較少,資金面整體平穩偏松。市場人士指出,到期壓力和企業繳稅等因素,致7月流動性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預計央行將維持“削峰填谷”操作,未來隨著流動性變化,或調整公開市場操作,資金面將保持基本平穩。

  凈回籠繼續 資金面平穩

  3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暫停。央行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準,故不開展操作。當天到期的700億元逆回購全數實現凈回籠,為上月21日以來連續第九日凈回籠。

  6月下旬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轉向凈回籠。據公開數據,6月中上旬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實現凈投放5400億元,6月下旬則凈回籠5000億元,全月凈投放400億元,算上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國庫現金定存操作之後,凈投放467億元,不及5月份的1495億元。

  但6月市場資金面持續平穩,到月末也未見異常緊張的情況出現。央行公告稱,月底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對衝央行逆回購到期後,銀行體系流動性處於較高水準。

  跨季後首日,7月3日,資金面繼續呈現平穩偏松態勢,短期流動性較為充裕,亦印證央行關於流動性總量較高的説法。

  7月3日,銀存間債券質押式回購利率漲跌互現。其中,隔夜回購利率小漲3BP至2.72%,指標7天回購利率則在跨季後跌6BP至2.84%,稍長期限的21天品種漲1BP。

  交易員稱,昨日市場上短期資金供給充足,資金面整體偏松,唯長期品種融出有所減少,利率互換也走高,顯示市場仍存謹慎心態。

  到期和繳稅壓力引關注

  近期市場對7月流動性的擔憂情緒有所增強。

  一則,央行連續實施凈回籠打擊了市場對貨幣政策的樂觀預期。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暫停上調到5、6月份資金面表現連續超預期,市場明顯感受到了央行的善意,並萌發了對貨幣政策的拐點預期,這種預期在央行未跟隨美聯儲加息而採取行動後進一步升溫。但6月下旬以來,央行轉向連續實施凈回籠,引起市場反思。有業內人士表示,6月中上旬央行流動性投放增加重在維穩而非放水,央行通過隨後的凈回籠或許是告誡市場對貨幣政策放鬆不要期望太高。

  二則,7月份資金自然到期回籠壓力較大。據最新數據,7月份共有9175億元資金將到期回籠,其中包括5600億元逆回購和3575億元MLF,且到期主要集中在上半月。

  再者,7月是季度首月,到下半月將進入企業季度繳稅的高峰期,屆時也會造成一定量的流動性回籠。歷史上,受企業季度所得稅預繳影響,7月份財政存款通常會出現大額凈增長,過去三年間,7月財政存款平均增加5612億元。

  市場人士指出,月初時流動性尚可,但隨著央行凈回籠累積效應顯現,流動性水準將逐漸下降,考慮到上半月到期壓力較大,下半月則面臨繳稅等影響,對7月流動性波動風險需保持警惕,這也是當前機構傾向融出短期資金,而稍長期限資金供給較少的原因所在。

  市場人士也稱,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仍維持“削峰填谷”的思路,未來隨著流動性變化,央行或調整公開市場操作,總體上將維持資金面基本平穩,並不擔心流動性會出現大幅收緊。

  總的來看,當前經濟增長水準雖較年初有所下滑,但仍表現出了較強韌性,貨幣政策回歸寬鬆的可能性不大,且海外寬鬆貨幣政策退出漸成主旋律,也制約中國央行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預計貨幣政策將維持“不松不緊”。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